2、右上腹痛
應重點考慮肝臟、膽囊的問題,如急慢性肝炎、肝癌、膽囊炎、膽結石等都可能導致右上腹疼痛。此外,還要注意胰腺、十二指腸、右腎、大腸右段等部位是否出現問題。
3、左上腹痛
首先應考慮脾、胃的問題,還需注意胰腺、左腎、大腸左段。如左上腹持續疼痛,伴有陣發加劇,波及兩側腰部,并因進食而增強,則很可能是急性胰腺炎。
4、左下腹痛
可能是下結腸或直腸的問題,如腸梗阻、闌尾炎、腸炎、痢疾、腸道寄生蟲病等,也應考慮是否和左輸尿管有關。女性還應考慮是否左卵巢及輸卵管有問題。
5、腹腔廣泛性疼痛
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胃潰瘍、闌尾炎、膽囊炎等,都可能導致整個腹腔出現持續劇烈的疼痛。
6、肚臍周圍疼痛
主要應考慮小腸及胰腺的問題。
看來對于腹痛,我們不能掉以輕心,要及時找到病因,及時上醫院治療,才能避免病情的加重,同時我們也要做好日常預防工作,防止吃壞肚子導致腹痛。
1、白蘿卜500克,蜂蜜150克。將蘿卜切丁,放于沸水中煮熟撈出,晾曬半日,再放鍋內加蜂蜜用小火煮沸,調勻,冷卻后裝瓶,每日服3湯匙。適合于胃部脹痛、噯氣、反酸的患兒食用。
2、牛奶220ml,蜂蜜30克,鵪鶉蛋1只。將牛奶先煮沸,打入鵪鶉蛋,再煮數分鐘后加入蜂蜜即成。每早服用。適合胃痛、口渴、納呆、便秘的患兒用。
3、飴糖20克,沖入豆漿250毫升內,煮沸后空腹飲用。適合胃部隱痛、手足不溫,怕冷的患兒。
4、取蓮子、糯米、米仁各50克,紅糖15克。蓮子用開水泡脹,剝皮去心,放入鍋后加水煮30分鐘后加粳米及米仁煮沸,小火燉至爛,放紅糖后食用。適合中上腹疼痛、消瘦、食欲不振、舌苔膩的患兒。
1、虛寒證:飲食以溫熱為宜,忌食生冷與烈性酒漿,可適當選用姜、蔥、芥末、胡椒、大蒜、韭菜等作調料。應指導患者注意飲食調養,多選用溫中益氣之品,如羊肉、牛肉、南瓜、扁豆、山藥、蓮子、胡桃、龍眼、大棗、栗子、豆制品、乳類、蛋類等。
2、氣滯證:氣滯腹痛或腹脹者,應忌食南瓜、土豆及過甜之品等易壅阻氣機的食物,可用白蘿卜、大蒜、韭菜、香菇、柑橘等有行氣溫中作用之品作為食療。
3、血瘀證:飲食以易消化之溫性食品為主,山楂、酒釀有行氣活血功能,可用于食療。
4、食滯證:鼓勵患者食用蘿卜、金橘、橘子、蘋果、山楂等有寬中理氣消食之物。
結語:以上就是關于小孩子肚子痛的相關的知識介紹。相信大家對腹痛的癥狀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從中得到一些幫助。肚子痛雖然開始的時候沒那么嚴重,但是也應該得到我們的重視,不要等到情況嚴重了才去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