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腎臟轉移
死于肺癌的患者約35%發現有腎臟轉移,亦是肺癌手術切除后1月內死亡患者的常見轉移部位。大多數腎臟轉移無臨床癥狀,有時可表現為腰痛及腎功能不全。
5.消化道轉移
肝轉移可表現為食欲減退、肝區疼痛,有時伴有惡心,血清γ-GT常呈陽性,AKP呈進行性增高,查體時可發現肝臟腫大,質硬、結節感。
小細胞肺癌好發胰腺轉移,可出現胰腺炎癥狀或阻塞性黃疸。各種細胞類型的肺癌都可轉移到肝臟、胃腸道、腎上腺和腹膜后淋巴結,臨床多無癥狀,常在查體時被發現。
6.骨轉移
肺癌骨轉移的常見部位有肋骨、椎骨、髂骨、股骨等,但以同側肋骨和椎骨較多見,表現為局部疼痛并有定點壓痛、叩痛。
脊柱轉移可壓迫椎管導致阻塞或壓迫癥狀。關節受累可出現關節腔積液,穿刺可能查到癌細胞。
7.中樞神經系統癥狀
(1)腦、腦膜和脊髓轉移發生率約10%,其癥狀可因轉移部位不同而異。常見的癥狀為顱內壓增高表現,如頭痛、惡心、嘔吐以及精神狀態的改變等,少見的癥狀有癲癇發作、腦神經受累、偏癱、共濟失調、失語和突然昏厥等。
腦膜轉移不如腦轉移常見,常發生于小細胞肺癌患者中,其癥狀與腦轉移相似。
(2)腦病和小腦皮質變性 腦病的主要表現為癡呆、精神病和器質性病變,小腦皮質變性表現為急性或亞急性肢體功能障礙,四肢行動困難、動作震顫、發音困難、眩暈等。有報道腫瘤切除后上述癥狀可獲緩解。
8.心臟受侵和轉移
肺癌累及心臟并不少見,尤多見于中央型肺癌。腫瘤可通過直接蔓延侵及心臟,亦可以淋巴管逆行播散,阻塞心臟的引流淋巴管引起心包積液,發展較慢者可無癥狀,或僅有心前區、肋弓下或上腹部疼痛。
發展較快者可呈典型的心包填塞癥狀,如心急、心悸、頸面部靜脈怒張、心界擴大、心音低遠、肝腫大、腹水等。
9.周圍神經系統癥狀
癌腫壓迫或侵犯頸交感神經引起Horner氏綜合征,其特點為病側瞳孔縮小,上瞼下垂、眼球內陷和顏面部無汗等。
壓迫或侵犯臂叢神經時引起臂叢神經壓迫征,表現為同側上肢燒灼樣放射性疼痛、局部感覺異常和營養性萎縮。
腫瘤侵犯膈神經時,可贊成膈肌麻痹,出現胸悶、氣急,X線透視下可見有膈肌矛盾運動。壓迫或侵犯喉返神經時,可致聲帶麻痹出現聲音嘶啞。
肺尖部腫瘤(肺上溝瘤)侵犯頸8和胸1神經、臂叢神經、交感神經節以及鄰近的肋骨,引起劇烈肩臂疼痛、感覺異常,一側臂輕癱或無力、肌肉萎縮,即所謂Pancoast綜合征。
肺癌宜食
1、每日進食水果、蔬菜、粗制谷類。
2、咯血宜吃青梅、藕、甘蔗、梨、棉、海蜇、海參、蓮子、菱、海帶、芥麥、黑豆、豆腐、薺菜、茄子、牛奶、鯽魚、龜、鯇魚、烏賊、黃魚、甲魚、牡蠣、淡菜。
3、宜吃減輕放療、化療副作用的食物:鵝血、蘑菇、鯊魚、桂圓、黃鱔、核桃、甲魚、烏龜、獼猴桃、莼菜、金針菜、大棗、葵花籽、蘋果、鯉魚、綠豆、黃豆、赤豆、蝦、蟹、銀豆、泥鰍、塘虱、鯇魚、馬哈魚、綠茶、田螺。
4、宜多食具有增強機體免疫、抗肺癌作用的食物,如薏米、甜杏仁、菱、牡蠣、海蜇、黃魚、海龜、蟹、鱟、蚶、海參、茯苓、山藥、大棗、烏梢蛇、四季豆、香菇、核桃、甲魚。
5、咳嗽多痰宜吃白果、蘿卜、芥菜、杏仁、橘皮、枇杷、橄欖、橘餅、海蜇、荸薺、海帶、紫菜、冬瓜、絲瓜、芝麻、無花果、松子、核桃、淡菜、羅漢果、桃、橙、柚等。
6、發熱宜吃黃瓜、冬瓜、苦瓜、萵苣、茄子、發菜、百合、莧菜、薺菜、蕹菜、石花菜、馬齒莧、梅、西瓜、菠蘿、梨、柿、橘、檸檬、橄欖、桑椹子、荸薺、鴨、青魚。
肺癌忌食
1、忌油煎、燒烤等熱性食物。
2、忌油膩、粘滯生痰的食物。
3、不吃霉爛變質食物,少食腌制食品;
5、進食時,應細嚼慢咽,不食過燙食物;
6、戒除吸煙,這是預防肺癌有效的方法;
7、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蔥、蒜、韭菜、姜、花椒、辣椒、桂皮等。
8、脂肪攝入勿過多,攝入量控制在攝入總熱量的30。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給的大家介紹的關于肺癌轉移的相關的知識,大家一定對肺癌有所了解了。我們要有一個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以便在生活中做好肺癌的防治準備。希望文章的介紹能夠給你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