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因為,40歲以前是保肝的關鍵時期,若這期間沒有得到有效控制,40歲以后慢性乙型肝炎發展為肝硬化的幾率是40歲前的8倍。而對于乙肝感染者來說,一定要密切監測肝功能指標的轉變,一旦發現轉氨酶指數超過40U/L,就需要做病毒量的檢查,判定是否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以降低罹患肝硬化、肝癌的風險。
臨床表現
肝硬化起病緩慢,常隱伏3~5年,甚至數十年才出現癥狀,并有緩慢加重趨勢。肝炎病史、飲酒史、毒物接觸史、以往疾病和藥物治療史、家族史等皆可為病因診斷提供重要線索。常見癥狀有納差、上腹痛、倦怠、乏力、體重減輕等。
多數肝臟腫大,左葉往往更明顯,晚期可縮小,中等硬度,少有壓痛。常有脾臟中度增大,偶有巨脾。腹壁靜脈曲張、踝部水腫在病程中出現。肝掌、蜘蛛痣、男性乳腺發育、睪丸萎縮,鼻衄、牙齦出血、皮膚出血點等時有發生。有時可有貧血。目前,仍將肝硬化的臨床表現分為肝功能代償與失代償期。一旦出現腹水、黃疸、肝性腦病、食管靜脈曲張出血等則提示已進入肝功能失代償期。
肝硬化代償期癥狀輕微,常見的癥狀有乏力、食欲不振、口干、惡心、厭油、噯氣、腹脹等非特異性消化道癥狀,顯著時才出現嘔吐、腹部隱痛、腹瀉等。乏力、腹脹、食欲不振出現得較早且較突出。
癥狀多呈間歇性,因勞累或伴發其他疾病而誘發,經休息或治療可緩解。營養狀況一般無異常,肝臟輕度腫大、表面光滑、質地偏硬、無或有壓痛,脾臟可呈輕或中度腫大。部分代償期肝硬化可始終保持肝功能代償狀態。
結語:以上就是今天小編為您講解的關于肝硬化的有關內容,你知道了嗎?對于如何護肝小編支的招還不錯吧,那就趕緊去試試吧,肝臟的健康代表著我們身體的健康,希望大家可以及時的發現身體健康問題并及時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