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的手術治療
主要用于治療抗生素控制不滿意的輸卵管卵巢囊腫或盆腔囊腫。手術指征有:
1、藥物治療無效:輸卵管卵巢膿腫或盆腔膿腫經藥物治療48-72小時,體溫持續不降,患者中毒癥狀加重或包塊增大者,應及時手術,以免發生膿腫破裂。
2、膿腫持續存在:經藥物治療病情有好轉,繼續控制炎癥數日(2-3周),包塊仍未消失但已局限化,應手術切除,以免日后再次急性發作。
3、膿腫破裂:突然腹痛加劇,寒戰、高熱、惡心、嘔吐、腹脹,檢查腹部據按或有中毒性休克表現,應懷疑膿腫破裂。若膿腫破裂未及時診治,死亡率高。因此,一旦懷疑膿腫破裂,需立即在抗生素治療的同時行剖腹探查。
手術可根據情況選擇經腹手術或腹腔鏡手術。手術范圍應根據病變范圍、患者年齡、一般狀態等全面考慮。原則以切除病灶為主。年輕婦女應盡量保留卵巢功能,以采用保守性手術為主;年齡大、雙側附件受累或附件膿腫屢次發作者,可行全子宮及雙附件切除術;對極度衰弱危重患者的手術范圍須按具體情況決定。若盆腔膿腫位置低、突向引導后穹窿時,可經陰道切開排膿,同時注入抗生素。
盆腔炎性疾病只要為抗生素藥物治療,必要時手術治療。抗生素治療可清楚病原體,改善癥狀及體征,減少后遺癥。經恰當的抗生素積極治療,絕大多數盆腔炎性疾病能徹底治愈。
抗生素治療的原則:經驗性、廣譜、及時及個體化。根據藥敏試驗選用抗生素較合理,但通常需在獲得實驗室結果前給予抗生素治療,因此,初始治療往往根據經驗選擇抗生素。
由于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原體多為淋病奈瑟菌、衣原體以及需氧菌、厭氧菌的混合感染,需氧菌及厭氧菌又有革蘭陰性及革蘭陽性之分,故抗生素的選擇應涵蓋以上病原體,選擇廣譜抗生素以及聯合用藥。在盆腔炎性疾病診斷48小時內及時用藥將明顯降低后遺癥的發生。具體的選用方案根據醫院的條件、病人的接受程度、藥物有效性及性價比等綜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