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中耳炎或鼻竇炎
兒童的中耳炎和鼻竇炎與感冒有著密切的關系。由于嬰幼兒耳部和鼻竇發育不完善,一旦患上呼吸道感染,鼻咽部的細菌容易乘虛而入。因此,寶寶表現為哭鬧不安、用手抓耳、耳痛、耳鳴、耳道流膿時應警惕中耳炎;持續性鼻塞、流膿涕、頭痛則應懷疑鼻竇炎。抗生素是治療的關鍵,若無并發癥,選用敏感抗生素,療程10~14天;若膿性分泌物較多,抗生素的療程需再延長2周左右,并配合局部治療。
肺炎
對于兒童,特別是2歲以下的嬰幼兒來說,細菌性感冒不及時治療非常容易轉為肺炎兒童肺炎的癥狀有輕有重,先表現為發熱、咳嗽,進一步發展則出現氣急,嚴重的可見鼻翼扇動、點頭狀呼吸以及鼻、唇周圍出現青紫,還有的會煩躁不安、精神萎靡、昏迷入睡、呻吟等。
因此,對感冒不要大意,一旦發展成肺炎,敏感抗生素的療程應為14天左右。
敗血癥
小小的感冒能導致敗血癥嗎?能。因為兒童尤其是新生兒,或長期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劑的患兒對感染的防御功能低下,細菌首先入侵呼吸道,出現發熱、鼻塞、咳嗽等感冒癥狀,隨后致病菌很快進入血液循環。患兒出現高熱、寒戰、精神差、皮疹、肝脾大等癥狀。這也就是感冒的孩子要査血常規的原因。血常規尤其是白細胞計數及分類的檢査,可提示細菌感染的嚴重程度,血培養則是診斷的金指標了。因為敗血癥病死率相對較高,不要等待血培養的結果,先憑臨床經驗及時選擇使用抗生素,待結果回報后,再結合臨床表現及前期治療反應予以調整。抗生素療程不宜過短,熱退后7~10天,有并發癥者應治療3周以上,過早停藥將導致治療不徹底。
細菌性腦炎
同樣的道理,當細菌毒力強而患兒對感染的防御功能低下時,細菌通過血液循環可進入腦部。年齡越小,發病率越高。寶寶如果有發熱、咳嗽、煩躁不安、嘔吐、頭痛時,家長一定要繃緊腦炎這根弦,不要一味當作普通感冒治療。血常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示,要及時進行腰穿腦脊液檢査和選擇強有力的敏感抗生素治療。不同病原菌療程不同,千萬不要過早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