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視是現在很多人都聽過的詞語,尤其是每一位父母對于弱視是非常的關注,因為在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是有弱視的現象,但是還是很多人對于弱視是什么都不太了解,今天小編就給的大家介紹一下弱視的知識。
眼球無明顯器質性病變,而單眼或雙眼矯正視力仍達不到1.0者稱為弱視。目前,我國弱視標準為矯正視力≤0.8或兩眼視力差≥2行。弱視是一種嚴重危害兒童視功能的眼病,如不及時治療可引起弱視加重,甚至失明。
弱視,是指單眼或兩眼視力低于正常,又無內外眼器質性改變,經配戴眼鏡仍低于0.9。弱視發病率占正常兒的3%,且半數以上與斜視有關。
弱視形成的原因很多,有先天性弱視;有在嬰幼兒時期由于某種原因,如多病、頭部外傷或因某種原因長期包扎眼睛引起的弱視,但大多數是由斜視、遠視、近視、散光引起的弱視。
全國大約有3000萬人患弱視。斜視和弱視可以互相影響,斜視可導致弱視,弱視又可形成斜視。它們共同特點是年齡越小,發現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很多眼科專家通過研究和臨床實踐認為:斜視和弱視治療的關鍵在于一個“早”字。3~6歲治療效果好,7~12歲較差,13~16歲更差,成人則無法治愈了。
弱視治療效果與治療年齡密切相關,年齡越小,治療的效果越好。三四歲的學齡前兒童可以使用伊分子葉黃素產品進行治療,再配合弱視訓練適宜,如果錯過了這時機,到了12歲,由于視覺發育趨于成熟,治療起來就困難了,如果進入成年,治療弱視則基本無望。
眼的視力下降是不知不覺的,而且常是一只眼視力正常,另一只不正常,因孩子小,不會告訴父母。為此,3~14歲的兒童要定期檢查視力,即每年一次,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現在治療弱視的方法是很多的,像很多人都會佩戴眼鏡。
病因
1.斜視性弱視
發生在單眼,患兒有斜視或曾有過斜視,常見于四歲以下發病的單眼恒定性斜視患者,其由于大腦皮質主動抑制斜眼的視覺沖動,長期抑制形成弱視,視覺抑制和弱視只是量的差別,一般為斜眼注射時可以解除抑制,而弱視則為持續性視力減退。斜視發生的年齡越早,產生的抑制越快,弱視的程度越深。
2.屈光參差性弱視
因兩眼不同視,兩眼視網膜成像大小清晰度不同,屈光度較高的一眼黃斑部成像大而模糊,引起二眼融合反射刺激不足,不能形成雙眼單視,從而產生被動性抑制,兩眼屈光相并3.00D以上者,屈光度較高常形成弱視和斜視。
以至被動性和主動性抑制同時存在。弱視的深度不一定與屈光參差的度數有關,但與注視性質有關,旁中央注視者弱視程度較深,這類弱視的性質和斜視性弱視相似,是功能性的和可逆的。臨床上有時也不易區分弱視是原發于屈光參差,還是繼發于斜視,此型如能早期發現,及時配戴眼鏡,可以預防。
3.屈光不正性弱視
多為雙眼性,發生在高度近視、近視及散光而未戴矯正眼鏡的兒童或成年人,多數近視在6.00D以上,遠視在5.00D以上,散光≥2.00D或兼有散光者。雙眼視力相等或相似,并無雙眼物像融合機能障礙,故不引起黃斑功能性抑制,若及時配戴適當眼鏡,視力可逐漸提高。
4.廢用性弱視(形覺剝奪性弱視)
在嬰兒期,由于上瞼下垂,角膜混濁,先天性白內障或因眼瞼手術后遮蓋時間太長等原因,使光刺激不能進入眼球,妨礙或阻斷黃斑接受形覺刺激,因而產生了弱視,故又稱遮斷視覺刺激性弱視。
5.先天性弱視或器質性弱視
由于出生時黃斑出血,導致錐細胞排列不規則,在嬰兒出生后雙眼形成以前發生,因而預后不好。有些雖然視網膜及中樞神經系統不能查出明顯的病變,目前仍認為屬器質性病變,因現有檢查方法不能發現,此型為恒定性弱視,治療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