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對自己部分身體無特征的疾病有所忽略。心慌其實就是一例,人們會把心慌看作是一種心理反應,得不到重視。但是在醫學界,心慌得到了醫生的重視,大家知道心慌是有哪些因素引起的嗎?那么,讓三九養生堂的小編告訴你,一起來看看吧。
什么叫心慌,大多數也叫心悸,是由于人們主觀感覺上對心臟跳動的一種不適感覺。心跳一旦失去固有的規律,人就會不舒服,也就是常說的“心慌”。它可以是疾病的征兆,也可能是正常生理反應。
心慌病因
心慌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反應,也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癥狀。單純的心慌并不會對人的身體健康產生什么影響,但是過度心慌就可能引發疾病。
單純出現心慌,多見于心律失常。而我們經常可以遇到心慌時,同時伴有其他的一些表現,而這些表現,則有助于我們對自己的病情有一個大致了解。
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原因可以引發心慌,還有一部分患者是由于其他疾病的引發的,例如:冠心病、心腦血管疾病、心臟病等都會引發心慌。
當然有的患者是由于自身的情緒所致,憂郁、過度悲傷等容易引起心慌。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素質低,在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心慌不定。
也有一些患者是由于心理疾病引發的,存在社交恐懼癥的患者,在面對公開的社交場合也往往會產生心慌。
甚至有些人產生心慌是沒有原因的,會莫名其妙的產生心慌的感覺。
現代醫學表明,在不同年齡段的患者在出現心慌的時候要有區別的去處理病癥。
年輕人或中年人,沒有什么原因常感心慌、手抖、出汗、易發脾氣、易餓而吃得多,但消瘦得很明顯,怕熱,這往往提示可能患了甲狀腺機能亢進癥,癥狀均是基礎代謝增高所致。
如果心慌的同時伴尿量減少、雙下肢浮腫,嚴重時浮腫可遍及全身,夜間不能平臥,一平躺就感到喘不上氣,并常感小腹部及右上腹脹痛,且有食欲不振,這可能出現了心力衰竭。
常感到心慌,并伴心痛、頭暈、夜間失眠、多夢、健忘等,如測量血壓發現血壓尚正常時,則可能為神經衰弱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
女性常感心慌,胸悶,全身酸軟,無力,面色蒼白,結膜蒼白,應考慮是否因貧血引起。如有月經過多、痔瘡出血、鉤蟲病、長期營養不良等病史,就更支持這一診斷了。
兒童或青年人如近幾周內患過流感、高燒等,病好了一段時間后,常出現心慌、胸悶、無力,這時要想到是否患了心肌炎,應做心電圖等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