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的人在生活中都會出現胃寒的現象,這大多是我們在平時的飲食上不注意合理的搭配和選擇造成的,常常冷與熱的食物一起吃,造成胃寒的癥狀,那么出現胃寒的癥狀后我們要怎么調理呢,吃什么食物好呢,還有哪些偏方的治療方法呢,一下一起看看吧。
目錄
胃寒,為中醫名詞術語。是指脾胃陽氣虛衰,過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陰寒凝滯胃腑的證候。癥見胃脘疼痛,得溫痛減,嘔吐清涎,口淡喜熱飲,食不化,舌淡苔白滑,脈沉遲。治宜溫胃散寒。
臨床上胃痛之癥,中醫多稱之為“胃脘痛”,現代醫學所說的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胃下垂,胃神經官能癥及胃黏膜脫垂等疾患多屬中醫“胃脘痛”的范疇。中醫一般分為胃寒、胃熱等證型。
1.白酒燒蛋
高度白酒50毫升,盛在小碗內,打入1個雞蛋,把白酒點燃,待酒燒干、雞蛋熟后,于早晨空腹吃1次。
2.豬肚老姜
生豬肚1個(洗凈),老生姜(切片)。將老生姜裝入豬肚內,燉熟或蒸熟,分2~4次吃完。
3.茴香橘核粉
小茴香、橘核各等份,炒后研為細末混勻,每次胃痛時或早晚飯前,溫開水沖服。
4.香姜飲
小茴香、干姜、木香,甘草。水煎服,每日1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