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作為一種老年退行性疾病,多發于60歲以上的人群。一般來說,帕金森病起病比較隱匿,但病后對患者的工作生活影響較大,所以了解帕金森病,保持良好心情,做好預防是非常重要。今天小編就帶各位朋友一起來了解一下什么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的癥狀有哪些?帕金森病如何預防和治療?
帕金森病的病因目前還不是很確定,其發生常常與年齡、遺傳、環境等因素相關。那么什么是帕金森病呢?
帕金森病又稱為特發性震顫,它是一種以運動功能障礙為主的慢性疾病,平均發病年齡大概在60歲左右。帕金森癥發病率在近20年差不多提高20倍。我國目前帕金森病患者大概有200多萬,而且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到來,帕金森病患者每年將以10萬的速度增長。
帕金森病與年齡、遺傳、環境有關
帕金森病起病比較隱秘,而且進展緩慢,它主要表現為震顫、僵直和運動緩慢。對患者的生活影響比較大。帕金森病從發現到現在差不多有200年的歷史,迄今為止帕金森病的病因不是很清楚,但是一些研究也提示了可能和帕金森有關系的病因。
一、是老齡化
人在30歲以后,神經系統里多巴胺神經元就開始有減少的跡象,但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會得帕金森病,年齡只是一個發病因素。
二、是遺傳性
我們已經發現幾個帕金森病的家系,在這個家系里面可以發現一些病因的突變,導致某一些蛋白異常增多,后導致帕金森的形成。也有一些證據表明,如果你家庭里有帕金森病患者,他的親屬將來得帕金森病的可能要比別人高。
三、是環境因素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不同地區的帕金森病發病率不都是一樣的,這也提示我們環境因素參與到帕金森病人的發病機制里了。現在研究顯示,工業污染的水源、殺蟲劑、除草劑、鉛、錳等,這些可能跟帕金森發病有關。這些因素在遺傳易感性的背景下,在老齡化和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經過一些比較復雜的機制,包括自由基清除、興奮性氨基酸,還有鈣超載等等,終導致了發病。
帕金森病發病年齡
在門診發現,帕金森病有年輕化的趨勢,其原因主要包括: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主動就診;醫學研究的進步,醫生能及早確診;環境的惡化讓人們有更多接觸環境毒素的機會等。帕金森病常見群體是在40歲到70歲之間,高發的年齡段是50到60歲。帕金森病起病是隱形的,不知道什么時候發病,但是一旦發病以后便是進展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