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春天如何調養情志
春季共有六個節令,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春是春天的首日,是一年中第一個節氣,由此揭開了春天的序幕。
《內經》認為,春為四時之首,萬象更新之始,自然界陽氣升發,萬物復蘇,一切都出現欣欣向榮的景象,中醫學認為:“人與大地相應。”
人體的陽氣也順應自然,向上向外疏發。
因此,春季調攝必須掌握春時之氣,外發舒暢的特點,保護人體的陽氣,使其不斷充沛,不斷旺盛,凡有耗傷陽氣及阻礙陽氣的都應避免,特別是老年人,把春季調攝的原則貫穿到起居、飲食、情志等方面。
春天調養情志應注意什么
中國醫藥學認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故而養生必須順應自然,不能違逆。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和春溫、夏熱、秋涼、冬寒,同是四季氣候變化的自然現象,既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外界條件,又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原因,所以春天調養情志必須順應七情、五志、六淫與氣侯變化的規律。
按五行歸屬,春為木,人體臟腑屬肝膽,七情中的怒與肝膽聯系。
春天是肝木旺盛的季節?!端貑?middot;四氣調神大論》中有這樣的描述:春天季節三個月里,是大自然萬物復蘇生長的季節。天地間自然界生氣蓬勃,草木植物欣欣向榮。
本期嘉賓介紹
女,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臨床專業,有著深厚的國學素養、廣博的中醫理論及實踐知識。在2008年奧運會上為唯一一名女性,用英文向所有參賽國及參賽運動員、隊醫做運動針灸的講課,并擔任第一、第二次世界健身氣功大會的同聲傳譯。曾多次接待外國領導人和專家,并在奧地利、迪拜、波蘭等國家的孔子學院用英文推廣中醫,受到廣泛好評。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湖北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人們應當夜臥早起,在庭院里和綠化地帶散步,舒緩形體,做各種拳腳體操活動等,以便使情志隨著春天生發之氣而舒暢。
要應和春天春陽生發之氣而萬萬不可違反折逆,這就是適應春天生養的方法。
違背這個方法,那就會傷肝,到了夏天就容易得寒性的疾病。這是因為春天生養的基礎差,供給夏季生長的物質基礎就差,即抗病免疫能力差了。這是春天調養情志應該注意的。
“六淫”至病也與季節有密切關系。如春季多風病,易患傷風感冒。然而“六淫”邪氣侵襲人體,并非一定發病,還得視人體正氣如何。
正氣充足,各臟腑的功能正常,陰陽協調,抗病力就強,因此更需要請志調養和諧。
七情五志沒有偏差,雖有“外邪侵犯”,疾病仍難以發生,這在中醫學即是“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意思。
反之如正氣不足,臟腑虛弱,抗病力差,外邪乘虛而入,導致陰陽失調,發生疾病,此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總之,疾病的發生與否與人的正氣盛衰有關,調養好情志是關鍵。
按中醫學五行學說論春天,春天屬木與肝臟相應,肝主謀慮,其性喜條達,主決斷,主七情,其志為怒惡抑郁,所以在春季切忌暴怒,更忌抑郁。
春天亦是精神病患者容易發病的季節,如出現情緒不穩、多夢、思維活躍而難以集中、困倦乏力、精神不振等,中醫學認為是“春困”癥。
尤其是年老體弱患者,對不良刺激常多愁善感,煩燥不安。如要改變這種不良情緒的表現,好的方式就是根據個人的體質狀況和愛好,尋求各自的雅興,以陶冶情操,舒暢情志,達到養肝調神。有必要的應及時找醫生調治。
春季防病的三個重點是:注意起居利于“發陳”。飲食調養以充生機,養肝調神以使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