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慢阻肺是一種以持續氣流受限為特征的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其氣流受限多呈進行性發展,與氣道和肺組織對煙草煙霧等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的慢性炎癥反應增強有關。
慢阻肺主要累及肺臟,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稱肺外)的不良效應。慢阻肺可存在多種合并癥。急性加重和合并癥影響患者整體疾病的嚴重程度。肺功能檢查對確定氣流受限有重要意義。
慢阻肺的發病原因
慢阻肺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了,吸入有害顆粒或氣體可引起肺內氧化應激、蛋白酶和抗蛋白酶失衡及肺部炎癥反應。
慢阻肺患者肺內炎癥細胞以肺泡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和CD8T細胞為主,激活的炎癥細胞釋放多種炎性介質,包括白三烯B4、IL-8、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等,這些炎性介質能夠破壞肺的結構和(或)促進中性粒細胞炎癥反應。
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如膽堿能神經受體分布異常)等也在慢阻肺的發病中起重要作用。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湖北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男,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 現任中日友好醫院中醫呼吸科副主任。兼任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中華中醫藥學會急診分會常務委員兼副秘書長,中國醫師協會養生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現代臨床醫學雜志》常務編委,《中國全科醫學雜志》、《中國中醫急癥雜志》編委。
1987年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1987年至今,在中日友好醫院工作。
擅長各種呼吸系統疾病的中醫、中西醫結合診斷與治療,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及咳嗽變異型哮喘,肺間質疾病(纖維化),慢性咳嗽,咽炎,肺部感染,支氣管擴張,各種發熱性疾病及過敏性疾病等。
誘發的因素
引起慢阻肺的危險因素包括個體易感因素和環境因素,兩者相互影響。
(一)個體因素
某些遺傳因素可增加慢阻肺發病的危險性,即慢阻肺有遺傳易感性。已知的遺傳因素為α1-抗胰蛋白酶缺乏,重度α1-抗胰蛋白酶缺乏與非吸煙者的肺氣腫形成有關,迄今我國尚未見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引起肺氣腫的正式報道。哮喘和氣道高反應性是慢阻肺的危險因素,氣道高反應性可能與機體某些基因和環境因素有關。
(二)環境因素
1.吸煙:吸煙是慢阻肺重要的環境發病因素。吸煙者的肺功能異常率較高,FEV1年下降率較快,吸煙者死于慢阻肺的人數多于非吸煙者。被動吸煙也可能導致呼吸道癥狀及慢阻肺的發生。孕婦吸煙可能會影響胎兒肺臟的生長及其在子宮內的發育,并對胎兒的免疫系統功能有一定影響。
2.空氣污染:化學氣體(氯、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等)對支氣管黏膜有刺激和細胞毒性作用。空氣中的煙塵或二氧化硫明顯增加時,慢阻肺急性發作顯著增多。其他粉塵也刺激支氣管黏膜,使氣道清除功能遭受損害,為細菌入侵創造條件。大氣中直徑2.5~10μm的顆粒物,即PM(particulate matter)2.5和PM10可能與慢阻肺的發生有一定關系。
3.職業性粉塵和化學物質:當職業性粉塵(二氧化硅、煤塵、棉塵和蔗塵等)及化學物質(煙霧、過敏原、工業廢氣和室內空氣污染等)的濃度過大或接觸時間過久,均可導致慢阻肺的發生。接觸某些特殊物質、刺激性物質、有機粉塵及過敏原也可使氣道反應性增加。
4.生物燃料煙霧:生物燃料是指柴草、木頭、木炭、莊稼桿和動物糞便等,其煙霧的主要有害成分包括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未燃燒完全的碳氫化合物顆粒與多環有機化合物等。使用生物燃料烹飪時產生的大量煙霧可能是不吸煙婦女發生慢阻肺的重要原因。生物燃料所產生的室內空氣污染與吸煙具有協同作用。
5.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發病和加劇的另一個重要因素,病毒和(或)細菌感染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常見原因。兒童期重度下呼吸道感染與成年時肺功能降低及呼吸系統癥狀的發生有關。
6.社會經濟地位:慢阻肺的發病與患者的社會經濟地位相關,室內外空氣污染程度不同、營養狀況等與社會經濟地位的差異也許有一定內在聯系;低體重指數也與慢阻肺的發病有關,體重指數越低,慢阻肺的患病率越高。吸煙和體重指數對慢阻肺存在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