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正確認識阿爾茲海默癥
阿爾茲海默癥不是老糊涂那么簡單
正確認識這一疾病非常重要。今天發布的一項跨國調查顯示,59%的人錯誤地認為阿爾茨海默癥是衰老的典型現象。
人們誤解了阿爾茨海默癥的含義,不把它當疾病看待,阿爾茨海默癥協會(Alzheimer's Association)的安吉拉•蓋革(Angela Geiger)告訴我,她是這項調查的帶頭人。
本期嘉賓介紹
男,1995年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七年制(碩士)畢業,師從許又新教授,奠定了精神病理學和神經癥相關理論等專業基礎。1999年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博士畢業,導師沈漁邨院士,專業方向心身疾病。畢業后曾在哈佛大學人類學系進修1年,在Arthur Kleinman教授指導下學習患病敘述(illness narrative),在更寬的背景下理解患病現象。2003年曾到Rochester大學短期進修自殺學(suicidology)。2005年起,與胡大一教授合作開展雙心醫學。
始終注重以堅實的精神病理學基礎,分析、解決患者遇到的心理問題和出現的精神癥狀,在臨床診療的同時以本土化方式盡量給予患者心理幫助。
這種觀點是致命傷,并且會影響到越來愈多的人,不管他們的家族有沒有阿爾茨海默癥的遺傳。
一個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患上阿爾茨海默癥的幾率也越來越大,科學家們仍然在研究發病時的神經元衰退過程,它明顯和正常老化時的衰退過程不一樣。
在一個人開始出現早老性癡呆癥狀之前,他們的大腦內就積累了一些名叫淀粉樣斑塊和神經纖維纏結的蛋白質。
長此以往,神經元工作效率開始降低,終因無法與其它神經元連接和交流而死亡。
由此造成的傷害會蔓延到海馬體——形成近期記憶的部位。當海馬體神經元死亡時,它自身也會萎縮。
在阿爾茨海默癥的后一個階段,患者大腦會明顯變小。
美國的國家阿爾茨海默癥計劃(National Alzheimer's Plan)定下了目標,希望到2025年能夠”防止并有效治療阿爾茨海默癥”。
隨后,七國集團也在十二月制定了相同的目標。
蓋革認為,實際上,要實現這些目標,國家將會花費數十億美元作為研究經費,不過那與治療該病所花的錢相比已是小巫見大巫了——數百萬患者需花費數十億美元來進行治療。
根據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提供的數據,僅2010年,美國就花了1590億到2150億美元,用于治療70歲及以上的阿爾茨海默癥患者。
隨著該疾病在全球范圍內日漸盛行,這些花銷還在飛漲,到2030年時會影響大約7600萬人口。
有了正確的意識,蓋革說道,我們就有望在有生之年對這項疾病做出重大突破。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湖北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