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念之發,天機自動。每打一勢,輕輕運行,默默停止,惟以意思運行,則水火自然混融。用功日久,周身混沌,極其虛靈,不知身之為我,我之為身,亦不知神由氣生,氣自有神,周身中正,不思而得,不勉而中。
不知所以然而然,亦不知任之為督,督之為任,中氣之所以為中氣也。時措成宜,自然合拍。此言任督之降順逆,佐中氣以成功。氣動由腎而生,靜乃歸于腎。一呼一吸,真氣之出入,皆在于此。
楊氏太極拳科學健身方法
1、如何做到松腰松髖
楊氏太極拳動作要領之一就是“松腰松髖”,這也是身體重心沉下來的根本。要想做到腰髖的松沉,首先要明白主力腿的膝關節是挺直,還是微屈。譬如左弓步,左腿屈膝前弓,主力腿(右腿)蹬直,膝關節向正前方。
既然是蹬直,既然是膝關節向前方,則此時右腿股骨與髖關節是頂髖、僵直狀態,必然產生右膝關節挺直,右踝關節緊張的現象,因而出現向后突臀、向前俯身、左右歪髖的現象,不可能達到松沉的要求。同樣是左弓步,如果左腿屈膝前弓,主力腿(右腿)自然蹬直,膝關節微屈,膝關節不是向正前方,而是微外撐,與右腳尖在同—45°方向,符合楊氏太極拳開襠圓胯的動作要領。
這一動作要求比較多,需要大家慢慢的心領神會。
此時,右腿股骨與髖關節是和順、自然狀態,從根本上保證了柔韌性和靈活性,避免了僵硬死板。這時,做到腰髖松沉就較為容易,身體重心就可輕松地沉下來。達到呼吸沉下來,重心穩下來,心態平和的效果。
2、楊氏太極拳的呼吸方式
太極拳是有氧運動,它就更注重呼吸。通過呼吸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還可以增強肺活量。
在武術運動中,一般采用的呼吸方式是口呼鼻吸。呼吸時,要求舌尖輕抵上牙齦,也就是接通任督二脈,這有利于氣血的運行。在運動中,結合動作的開合收放,進行相應的呼吸配合,這樣可以增強運動效果,比如:起吸落呼,開吸合呼等等,這些都是前輩們的經驗總結,我們應該很好地學習體會。
由此可見,這樣的方法確實有一定的好處。
但是,應該注意的是,不要把這些前輩的經驗總結,當成你開始練功時的過程,也就是不要過分地注意呼吸,不要過分地追求什么順腹式呼吸和逆腹式呼吸。如果過分地注意呼吸,反而會影響你動作的演練,影響動作力量的體現。
太極拳運動中的呼吸應該是純任自然的,呼吸與動作的結合,是在動作嫻熟的基礎上,自然而然地結合,這樣才能體現出太極拳動作的剛柔力量的變化。
拳論中有”在意不在氣,在氣則滯”的說法,就是說打太極拳,如果過分地強調呼吸,則會造成氣滯、動作僵硬,也就是心氣上浮,橫氣添胸,聳肩、憋氣,久而久之,有害健康。
打拳要“意到、氣到、力到”,首先是意念,用意識引導內氣運行和肢體動作;然后,經過自己反復練功實踐,慢慢體會,在動作熟練的基礎上,達到呼吸和動作的有機結合。楊氏太極拳也要求呼吸順暢,不能憋氣努勁。
結語:綜上所述,練楊氏太極拳能提高健康水平,實現人們健康長壽的夢想,對癌癥也起著預防和輔助醫療的作用。習練太極拳能破壞癌細胞滋生環境,通過學習太極拳提高身體抵抗力,加強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