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只有中老年人愛練太極拳,現在很多年輕人也成為了太極拳的粉絲。楊式太極拳是陳氏太極拳發展而得到的。可謂是青出于藍。楊式太極拳和別的太極拳流派相比較,有三個別具一格的特點。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楊氏太極拳的三個特點
相比較楊式太極拳和其他的太極流派,有三種獨特的練習方法需要知道。
①欲轉先沉
楊澄甫所傳大架子實腿轉身,即在承重腿實現轉身。
它對形態的要求非常嚴苛。手腳都要并要。并且腳部要支撐手部的運作。
只有好好的練習楊式太極拳手部的動作,這樣才能達到很好的鍛煉效果。
太極拳主張虛則靈靈則變,實腿轉變貌似與此相悖,實則不然,這恰恰是楊氏太極拳的高深奧妙之處。
太極陰陽學說有“陰中寓陽,陽中寓陰”之說。
在太極拳中則表現為“實中寓虛,虛中寓實”實中變化在于實中虛變。
實中無虛謂之僵,虛中無實謂之浮,雙腿之間有虛實之分,單腿之中仍然有虛實之分,楊澄甫把分清虛實看做第一要義,足見其重要性。
②進退步收于中而發于中
將腿受到站立腿的內部來,然后在從內部邁出來。
水平面是圓弧垂直面也是圓弧,如此腳的運行軌跡則成球面。進退有序,腳踏中門而入既沉穩又有力,便于破壞敵方的重心。
被譽為“腳踏中門奪他位,就是神仙也難當”,這與形意拳完全相通。
③點起點落,邁步如貓行
干凈利落絕不拖泥帶水,地面不允許有絲毫的拖拉痕跡,神似貓行輕柔矯健悄無聲息。
太極拳邁步如貓行,形意拳上步如犁地,八卦拳行步如趟泥,這是三大內功拳的步法特點,雖然提法不同形各有異,其本質卻是一樣的,都要求含意而行,不允許空起空落。
我們認真地觀察不難發現,貓的步履中含有“粘”勁,運動起來很有章法,足起離地輕柔矯捷,足落著地沉實穩健,絕無“刨地”或“跳坑”之嫌,無論快慢始終保持點起點落的特點。
把貓步起落運行的特點人格化可以用兩句話概括:起如藕斷絲連意綿綿,落如親吻嬰孩情切切。太極拳汲取了貓步的內涵象形取義而為之。
何謂楊式太極拳
楊式太極拳是陳氏太極拳發展而得到的。可謂是青出于藍。楊式太極拳更加簡便,適合我們學習。
楊式太極拳拳架舒展簡潔,結構嚴謹,身法中正,動作和順,輕靈沉著兼而有之;練法上由松入柔,剛柔相濟,形成獨特的風格。
由于楊式太極拳姿勢開展,平正樸實,練法簡易,因此它深受廣大群眾熱愛,開展得為廣泛。
楊式太極拳適合不同年齡層的人學習。而且根據你的年齡大小,可以學習不同的方式來調養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