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打太極拳。打太極拳不僅可以強身健體,而且可以修身養性。楊式太極拳是太極眾多分支中較為受歡迎的一派。那么練楊式太極上步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今天,小編就和很多太極愛好者們一起探討這個問題,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在練楊氏太極拳中如何實現邁步如貓行呢?
如果想要達到邁步如貓行,首先就要在練拳的時候保持身體的立身中正。
通體放松,具備足夠的腿部力量,這是實現步法輕起輕落的前提條件。
邁步強調以腰胯帶動腿的運行,兩腿的虛實務必要分清,虛中輕含意念隨心所欲,實中暗蓄松柔收放自如,上下相隨協調一致。
上步時充分注意
?、僭谏喜降臅r候要注意,松腰開胯圓襠。要通過臀部的力量使得脊柱能夠上挺,從而實現虛靈頂勁。這樣,支撐腿的膝蓋,就一定要適當的外展,然后將腳尖指向內部。
?、谇澳_向外碾轉時胯一定要充分外展,相當于打開前進的門戶,與此同時后腿的腳跟離地前腳掌仍黏著地,不可陡然拔起,身體重心逐步過渡到承重腿;
?、凼蘸笸鹊牧υ从谘璧奶釘y,腳收回邁出的運行軌跡很清晰地成球面狀;
?、芤郧澳_尖為引導探索著邁出,大有“如履薄冰”之感,腳跟輕輕踏出點住地,腳尖自然上翹,勢子不停后腿向前蹬力,前腳由腳跟、腳掌、腳趾依次著地踩實形成弓步,務必引導節節貫穿的運勁方式。
前小腿好能夠垂直在地面上。身體保持中正,不要前傾,然后膝蓋微微地向后拱。
這是養護膝蓋和技擊的需要,容后另行闡述。在邁步過程中身體要盡可能地保持同一高度,全部動作都要在連綿不斷中勻速運行,充分體現出輕靈的境界。
楊氏太極拳的步法極有特色,較之別派太極拳有三點獨特的練法
?、儆D先沉
楊澄甫所傳大架子實腿轉身,即在承重腿實現轉身。
如弓步時重心落于前腿則前腳碾轉,又如分腳或蹬腳轉身時用獨立腿碾腳轉身,碾腳轉身需松沉下氣不可向上聳起,坐實松透,立身中正,建立起通天徹地的一根力軸,身體旋軸而轉,求得中定的勁勢統領全局,即以腰為主宰的整體運動形態。
太極拳主張虛則靈靈則變,實腿轉變貌似與此相悖,實則不然,這恰恰是楊氏太極拳的高深奧妙之處,太極陰陽學說有“陰中寓陽,陽中寓陰”之說,在太極拳中則表現為“實中寓虛,虛中寓實”實中變化在于實中虛變。
實中無虛謂之僵,虛中無實謂之浮,雙腿之間有虛實之分,單腿之中仍然有虛實之分,楊澄甫把分清虛實看做第一要義,足見其重要性。
②進退步收于中而發于中
腳收至支撐腿內側,再由此邁出,水平面是圓弧垂直面也是圓弧,如此腳的運行軌跡則成球面。進退有序,腳踏中門而入既沉穩又有力,便于破壞敵方的重心。被譽為“腳踏中門奪他位,就是神仙也難當”,這與形意拳完全相通。
③點起點落,邁步如貓行
干凈利落絕不拖泥帶水,地面不允許有絲毫的拖拉痕跡,神似貓行輕柔矯健悄無聲息。
太極拳邁步如貓行,形意拳上步如犁地,八卦拳行步如趟泥,這是三大內功拳的步法特點,雖然提法不同形各有異,其本質卻是一樣的,都要求含意而行,不允許空起空落。
我們認真地觀察不難發現,貓的步履中含有“粘”勁,運動起來很有章法,足起離地輕柔矯捷,足落著地沉實穩健,絕無“刨地”或“跳坑”之嫌。
無論快慢始終保持點起點落的特點,把貓步起落運行的特點人格化可以用兩句話概括:起如藕斷絲連意綿綿,落如親吻嬰孩情切切。太極拳汲取了貓步的內涵象形取義而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