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體驗,就是感覺自己非常的口渴,但是不管喝了多少水依舊感覺到口渴,很多人以為這是體內缺少的表現,但其實這是一種痰飲的疾病,經常這樣喝水是會導致代謝綜合征的。那么水濕痰飲的癥狀有哪些呢,下面一起隨著北京養生堂特邀專家郭朋為大家講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什么是代謝綜合征
代謝綜合征是指人體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質發生代謝紊亂的病理狀態,是一組復雜的代謝紊亂癥候群,是導致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什么是水濕痰飲
痰飲指體內水液不得輸化,停留或滲注于體內某一部位而發生的病證,這是廣義的痰飲,其中痰和飲既有區別,又有聯系:首先它們都是津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病理產物,所謂“積水成飲,飲凝成痰”,其次它們又可能成為新的致病因素。
水濕痰飲的癥狀
起床時——看感覺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頭發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件濕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說明體內有濕了。
如廁時——看大便
清晨方便后,可以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了,一箱水還沖不凈。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復擦也擦不凈,也說明體內有濕了。
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也可以幫助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香蕉形的,但現在很少有人是這種健康的大便。體內有濕的情況下,大便的顏色發青,溏軟不成形,總有排不凈的感覺。時間長了,宿便產生的毒素積留在體內,則百病叢生。
洗漱時——看舌苔
刷牙前我們不妨抽出幾秒鐘,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們身體狀況的。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干濕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
吉專家告訴我們導致身體水濕痰飲的根本原因是脾虛,脾的運化功能不好,導致水的淤積,而郭主任給出的健脾化濕的方法是以補為通,通常在治療的過程中會開一個方劑,叫七味白術散,而在日常生活中二位專家也給大家帶來了三個健脾化濕的辦法。
方法一:紫蘇葛根粉,具有健脾化濕的作用
方法二:葛花茶,具有健脾醒酒的作用(因為葛花藥性偏涼,所以寒涼體質的人可以搭配枸杞一起泡茶喝)
方法三:按揉承山穴,具有健脾化濕的功效。
本期嘉賓介紹
郭朋
從事中醫臨床、科研、教學30余年,學驗俱豐,主要從事肝膽脾胃等消化系統疾病的中西醫結合的診斷治療、科研和教學工作,對腹脹、乏力、納呆、脅痛、黃疸、腹瀉、頭暈、失眠、耳鳴等癥狀和各種慢性肝病、肝硬化、肝硬化腹水、肝癌、肝癌術后中醫治療、膽囊炎、膽結石、膽囊癌、膽囊癌術后中醫治療、膽道系統功能紊亂等疾病具有豐富的治療經驗和良好的治療效果,承擔和完成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出版學術著作7部,培養和參與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20余人。
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肝病科主任,北京中醫藥大學內科學系委員、教授,中國中醫科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中國中醫科學院優秀中青年名中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西苑醫院肝病科學術帶頭人,國家自然基金委員會醫學部項目評審專家,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分會肝膽病學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聯合會脾胃病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理事,北京市中醫藥學會感染病專業和肝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北京市中西醫結合學會感染病專業和肝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海淀區醫療事故評審專家,中華醫學會《中國臨床實用醫學》雜志副主編,衛生部《中國現代藥物應用》雜志副主編。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