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是非常多見的現象,脾虛會導致身體出現一系列的癥狀,所以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脾的保護。那么日常生活中脾虛的危害有哪些呢?那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北京衛視養生堂視頻全集欄目劉汶專家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脾虛的5大危害
一、食欲下降
在中醫的相關理論中發現,當濕氣進入人體的時候,就非常容易導致脾虛的出現,生活中應該引起重視。
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吃到體內的各種食物和液體,把這些物質轉化為能夠被人體利用的營養物質,為人體新陳代謝提供新的能量。
大多數人在夏季濕熱的環境中,都會出現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
當出現脾虛的時候,經常會有饑餓感,但是吃完東西之后,又會有飽脹的感覺,使患者非常苦惱。
二、舌苔有變化
舌頭的變化是脾的外在表現。健康的舌頭表面應為紅色,看上去很潤澤。
舌面有一層舌苔,輕薄且非常干凈。如果舌頭邊緣已經出現明顯的齒痕,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
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
當發現舌質赤紅無苔,說明體內的熱比較重,損傷了陰,患者會常常出現口內粘膩,面色晦暗發黃的現象。
三、濕氣重
濕氣重的人還可能在短期內體重明顯增加,嚴重時會出現下肢水腫等問題。
身體肥胖的人,90%都是體質虛弱者。體虛是身體脾胃功能減弱衰退導致的。
體虛會導致新陳代謝減慢,機體活力減弱,從而消耗營養的能力減低,營養不能消耗掉于是堆積在體內,形成肥胖。
四、早起不適
清晨起床,如果感覺胸悶氣短、頭暈腦漲時,說明我們的脾胃功能較為虛弱。
中醫認為,脾氣一虛,肺氣先絕。也就是說脾與肺的功能是相互影響的。
脾虛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肺金失養,就容易出現氣短,動則氣促等肺氣虛的表現。
五、入廁宿便異常
如果出現宿便形狀軟爛、黏膩即為脾濕的癥狀,說明消化功能出現異常現象。
脾虛吃什么好
1、扁豆餡包子
鮮扁豆兩份,雞肉一份,剁碎后加鹽、味精、鮮姜汁和花椒水拌勻作餡,以小麥粉起面作皮,捏成包子后,置籠中,旺火蒸20分鐘。
2、百合粥
百合、蓮子、薏米各適量,同煮粥,加冰糖或白糖調味食用。
3、栗子煲粥
栗子肉20~30克,大米100克,同煮,加白糖或油鹽調味食用。
本期嘉賓介紹
劉汶
女,感染科主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主任醫師,教授,首都醫科大學研究生院碩士研究生導師。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九三學社社員。祖籍江蘇省泗陽縣。出生于河南省信陽市。1980年考入河南中醫學院中醫系,1985年畢業獲醫學學士學位。1987年考入中國醫科大學,攻讀中西醫結合消化專業研究生,1990年畢業獲醫學碩士學位。曾在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胃腸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消化科胃鏡室及佑安醫院中西醫結合肝病科進修學習。長期從事胃腸道疾病的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曾師從脾胃病專家李乾構教授學習,中西醫基礎好,理論扎實,臨床經驗豐富。
擅長
治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以及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瀉、腸易激綜合征、口腔潰瘍、脂肪肝、慢性膽囊炎、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