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非常多見的現象,因為現如今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許多人就管不住自己的嘴,經常攝入過多的熱量造成肥胖。那么日常生活中肥胖的危害究竟有哪些呢?那就讓我們一起隨著養生堂視頻欄目汪芳專家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肥胖對心臟的危害
1、當肥胖出現的時候就會造成過多的脂肪堆積,從而增加了循環血容量,造成心臟的負擔并可能引起高血壓。
2、并存的脂肪代謝異常及高熱量進食引起的高脂血癥,導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及心肌細胞脂肪沉積,心室壁增厚,心肌順應性減低。
3、伴存的血糖及血脂增高使血液粘滯度增加,紅細胞攜氧能力減弱,心肌細胞供氧不足。
4、肥胖的人多半不習慣運動,而且過度的肥胖也會限制運動,會造成冠狀動脈側支循環削弱或不足,產生心臟代償能力下降的現象。
肥胖的常見壞處
導致血脂異常
肥胖者,特別是腹型肥胖者比普通人更容易表現為高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酯血癥、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脂蛋白異常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反而降低。
肥胖者容易患高脂血癥的原因目前還不十分清楚。
可能原因是
一是進食脂肪多,二是體內脂肪儲存多,三是高胰島素血癥可增高血脂,四是血脂的清除有問題。
增加腦血管病變
肥胖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出現,容易患上高血壓、血脂紊亂及糖尿病,這些肥胖的人就更加容易患上大腦方面的疾病。
首先,這種人容易發生大腦動脈粥樣硬化,他們的大腦血管又硬又脆,容易在高血壓的作用下發生破裂,引起危險的腦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其次,肥胖者血液中的組織纖溶激活抑制因子也比普通人高,這種因子使血栓一旦生成,就難以溶解,所以肥胖者容易發生腦血栓,也就是腦梗死。
增加患高血壓的概率
肥胖與高血壓密切相關。在40—50歲的肥胖者中,高血壓的發生幾率要比非肥胖者高50%。
一個中度肥胖的人,發生高血壓的機會是體重正常者的5倍多,是輕度肥胖者的2倍多。
增加心臟負荷
有人發現,肥胖者心絞痛和猝死的發生率提高了4倍。這說明肥胖肯定會增加心臟的負擔,造成心臟損害。
正常人體的心臟就像一個水泵,不停地收縮和舒張,維持著血液的循環流動。
肥胖者由于血液中儲存了過多的脂肪,所以血液總量也相應地增加了很多,心臟就會相應地增加收縮的力量。
當心臟不堪重負時,它就無法再有效地泵血,就造成血液積聚在心血管系統的狀態,重者甚至出現明顯的心功能衰竭。
導致脂肪肝
大約有一半的肥胖者患有脂肪肝。肝臟是合成甘油三酯的場所,然而肝內并沒有多少多余空間來儲存它。
在肥胖者體內甘油三酯合成與轉運之間的平衡發生了失調,肥胖者的脂肪酸攝入多,所以肝臟合成的甘油三酯也多。大量的甘油三酯堆積在肝臟內.結果形成了脂肪肝。
本期嘉賓介紹
汪芳
女,出生于1965年5月。北京醫院心內科,醫學博士,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
學歷
1982.09-1987.07 湖南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畢業,學士學位。
1996.03-1996.09 丹麥哥本哈根國立醫院電生理及導管室,訪問學者。
1998.09-1998.12 阜外醫院超聲心動圖室,進修醫師。
2000.09-2002.09 中國醫學科學院協和醫科大學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血管內科,碩士研究生。
2002.10-2002.11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GCP培訓班。
2002.09- 2005.7 中國醫學科學院協和醫科大學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血管內科,博士研究生。
2007.03-2007.09 新加坡國立心臟中心超聲心動圖部門,進修醫師。
任職
北京醫院心內科副主任、北京醫院臨床藥理機構副主任、中國毒理學會臨床毒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藥理學會第一屆臨床藥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上市后藥品安全性監測與仔評價專家庫專家、中國新藥雜志審稿人、中國心血管雜志通訊編委。
參加國家863計劃重大科技情況 在國家863計劃“十五”重大科技專項“藥物臨床試驗關鍵技術平臺研究”課題中,主要承擔臨床研究工作,組織牽頭單位與參加單位的10余項新藥Ⅰ、Ⅱ、Ⅲ期臨床試驗,其中有5項為國家Ⅰ類新藥; 5篇論文所涉及藥物為國內首次發表。在課題協作單位之間進行臨床試驗質量控制工作。為多項心血管藥物的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的研究,包括10余項新藥Ⅰ、Ⅱ、Ⅲ期臨床試驗 現為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專項“心腦血管疾病新藥臨床評價技術平臺研究”課題主要負責人。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