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非常多見的疾病,患有糖尿病是非常痛苦的,而且還會誘發許多的并發癥,直接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那么日常生活中糖尿病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那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北京養生堂欄目孫福成專家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糖尿病的常見病因
1、遺傳因素
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遺傳特性,那么也就是說,當家族長輩出現糖尿病之后,那么就會使晚輩的患病率增高。
但這種遺傳性尚需外界因素的作用,這些因素主要包括肥胖、體力活動減少、飲食結構不合理、病毒 感染等。
2、肥胖
肥胖是糖尿病發病的重要原因。尤其易引發2型糖尿病。 特別是腹型肥胖者。
主要就是肥胖的人本身有明顯的高胰島素血癥,可以降低胰島素與其受體的親和力,引發胰島素抵抗。
這就需要胰島β- 細胞分泌和釋放更多的胰島素,從而又引發高胰島素血癥。
如此呈糖代謝紊亂與β- 細胞功能不足的惡性循環,終導致β-細胞功能嚴重缺陷,引發2型糖尿病。
3、活動不足
體力活動可增加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體重,改善 代謝,減輕胰島素抵抗,使高胰島素血癥緩解,降低心血管并發癥。
所以生活中的體力活動減少已經越來越多地成為2型糖尿病發病的重要因素,因此生活中我們要積極地鍛煉自己的身體。
4、飲食結構
高脂肪飲食可抑制代謝率使體重增加而肥胖。肥胖引發2型糖尿病常年食肉食者,糖尿病發病率明顯高于常年素食者。
主要與肉食中含脂肪、蛋白質熱量較高有關。所以,飲食要多樣化,以保持營養平衡,避免營養過剩。
5、精神神經因素
在糖尿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精神神經因素所起的重 要作用是近年來中外學者所公認的。
因為精神的緊張、情緒的激動、心理的壓力會引起某些應激激素分泌大量增加,而這些激素都是升血糖的激素也是與胰島素對抗的激素。
這些激素長期大量的釋放,勢必造成內分泌代謝調節紊亂,引起高血糖,導致糖尿病。
本期嘉賓介紹
孫福成
男,主任醫師,教授,心內科副主任,研究生導師,內科教研室副主任。1984年畢業于山東醫學院(現山東大學醫學院)醫療系,畢業后分配到衛生部北京醫院內科做住院醫生,1988年考入中國醫學科學院及衛生部老年醫學研究所碩士研究生,并取得碩士學位。畢業后繼續在北京醫院心內科工作,并任主治醫師。1993年至美國杜克大學 醫療中心進修學習心內科臨床及臨床研究1年。1996年晉升為副主任醫師及北京醫科大學兼職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2000年8月赴韓國峨山大學心臟 中心導管室學習冠心病介入治療技術。2004年至荷蘭CATHARINA醫院心導管室學習介入性診斷及治療技術3個月。從事內科臨床實踐多年,具有較豐富 的臨床經驗,特別是冠心病及高血壓病的診治。從事介入性診斷及治療工作10余年,具有豐富的手術操作經驗。擔任北京大學醫學部醫學生的講課任務多年,并多次評為優秀教師。已經指導3名碩士研究生畢業,有在讀研究生多名。主持部級科研課題1項,參與部級課題多項。在國內外專業雜志發表各種專業論文30余篇;參與醫學專著編寫6部。在《中國臨床保健雜志》、《中華老年醫學雜志》、《中國臨床新藥雜志》及《中國心血管雜志》等專業雜志擔任編委或審稿人。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