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機失調是很多人都會患有的疾病,對身體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生活中應該積極地進行調理。那么日常生活中氣機失調的分類究竟有哪些呢?那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北京衛視養生堂視頻欄目花寶金專家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氣機失調的分類
氣失常一:氣虛
概念
指元氣耗損,身體中的氣不足,以及會出現功能衰退,導致抵抗疾病的能力大大下降的一種病理狀態。
形成
多由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失養。或肺脾腎功能失調,氣生成不足。或勞倦內傷。或久病不復等所致。
表現
全身性氣虛,可見精神萎頓,倦怠乏力,眩暈,自汗,易于感冒,面色白,舌淡,脈虛等癥。
偏向元氣虛弱,一般會出現生長發育緩慢,以及生殖功能下降,如果偏向宗氣虛,則可見動則心悸,呼吸困難等現象。
氣失常二:氣逆
概念
指氣機升降失常,或氣升之太過,或降之不及,臟腑之氣逆上的病理狀態。
形成
多由情志內傷,或飲食寒溫不適,或因外邪侵犯,或因痰濁壅阻等引發臟腑之氣上逆所致。亦有因氣虛而上逆者。
表現
氣逆常見于肺、胃和肝等臟腑。在肺,則肺失肅降,肺氣上逆,發為咳逆,氣喘;在胃,則胃失和降,胃氣上逆,發為惡心,嘔吐,呃逆,噯氣;在肝,則肝氣上逆,發為頭痛而脹,面紅目赤而易怒。
如果出現肝氣上升,血隨氣逆,那么就會導致患者出現咯血、吐血,還有嚴重的患者會出現暈厥的現象。
因虛而氣逆者,如肺虛而失肅降,或腎虛而不納氣,均可致肺氣上逆;胃虛失降亦可導致胃氣上逆。
氣失常三:氣滯
概念
即氣機郁滯,指氣的流通不暢,郁滯不通的病理狀態。
形成
多由情志內郁;或痰、濕、食積、瘀血等阻遏氣機。或外邪內犯,抑遏氣機,或因臟腑功能障礙而氣機郁滯,或因氣虛運行無力而郁滯等所致。
表現
氣滯于某一局部,可見脹滿、疼痛之癥,甚則可引起血瘀、水停,形成瘀血、痰飲等病理產物。氣滯亦可使某些臟腑功能失調或障礙,如肺氣壅滯,可見胸悶,喘咳。
肝郁氣滯,可見脅肋脹滿,少腹脹痛;脾胃氣滯,可見納呆,脘腹脹痛;胃腸氣滯,則可見腹脹而痛,時作時止,得矢氣、噯氣而舒。故臟腑氣滯,以肺、肝、脾胃等臟為多見。
本期嘉賓介紹
花寶金
男,主任醫師,教授,副院長。漢族,1964年出生,中共黨員,醫學博士,博士后。研究生畢業后從事中醫腫瘤臨床科研工作20余年,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副院長,中國中醫科學院腫瘤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教授,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后,中醫內科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中醫臨床優秀人才,衛生部優秀共產黨員。國家中醫腫瘤臨床重點專科帶頭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腫瘤重點學科帶頭人。
兼任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中國醫師協會腫瘤分會副會長,中國老年學學會腫瘤分會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繼續教育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傳統醫學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
擅長
肺癌、消化道腫瘤;運用中西醫結合方法重點診治肺癌、消化系統腫瘤。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