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炎是非常痛苦的,通常情況下會出現關節疼痛的現象,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們要保護好關節健康。那么日常生活中關節炎的癥狀有哪些呢?那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北京養生堂視頻全集欄目張卓莉專家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關節炎的癥狀
1、關節疼痛
患有關節炎的人,在患病的早期,通常出現的疼痛不是非常明顯,患病的關節部位通常會表現出酸適或輕度疼痛。
遇天氣變化或勞累后,癥狀可加重,休息后則減輕,此期關節活動一般不受限制,易被患者忽視而延誤就診。
隨著病情的發展,疼痛變得更為明顯,不同類型的關節炎可表現出不同的疼痛特點。
2、關節腫脹
如果患上了關節炎沒有好好地進行治療,那么就會出現關節腫脹的現象,一般時間越久腫脹的也就越嚴重。
3、關節功能障礙
炎癥發生后,由于關節周圍肌肉的保護性痙攣和關節結構被破壞,可導致關節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
關節炎的預防
1、注意營養平衡
多食富含膠原蛋白和鈣的食品, 如牛奶、蛋類、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必要時要補充鈣劑,以確保骨關節代謝的正常需要。
2、保護關節
注意保護關節,防止受潮受涼。
3、減輕關節負擔
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盡量減輕我們關節部位的負擔,肥胖會誘發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生,所以如果肥胖就要積極地進行減肥。
平時生活中應注意減輕關節負重,提東西好不要超過3公斤,并盡量避免爬高或搬重物等。
4、適合的鍛煉
盡量選擇節奏緩慢、運動量適宜和關節負重小,并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特別是已患有骨性關節炎者,更要注意避免負重的鍛煉, 如長跑、登山和頻繁上下樓梯,以及扭秧歌等需頻繁扭動膝關節的鍛煉和反復下蹲的鍛煉。
本期嘉賓介紹
張卓莉
女,北京大學第一大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教授。
擅長
關節炎性疾病(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牛皮癬關節炎等)以及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系統性血管炎、肌炎/皮肌炎、結締組織病相關的肺動脈高壓。
畢業于北京大學醫學部,2001-2004年赴英國帝國理工大學肯尼迪中心讀博士后,2007-2008應邀赴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中心工作,同年獲得荷蘭注冊風濕病醫生資格;2007年5月從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調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現任中華醫學學會風濕病學北京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學會風濕病分會全國委員;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分會肺動脈高壓學組委員;衛生部醫學考試中心風濕病學組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
擔任《中華小組中心臨床免疫具有和變態反應四川雜志》編委、《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編委、《英國醫學雜志》中文版通訊編輯、美國《Arthritis & Rheumatism》雜志以及亞太《APLAR Journal of Rheumatology》雜志審稿人。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