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的事件時有發生,所以我們日常生活中應該積極地了解我們的身體狀況,盡早的預防猝死的發生,有利我們的身體健康。那么生活中如何避免猝死呢?那就讓我們一起隨著養生堂欄目梁雨露專家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如何預防猝死
定期健康體檢
猝死是非??膳碌模远ㄆ跈z查自己的身體狀況顯得尤為重要,只有了解了自己的身體狀況才能有效預防。
要對那些潛在性的慢性病進行全面篩查和規范的治療,做到自己的健康狀況自己心中有數。
定期體檢,應根據自己的實際身體狀況,一年或半年時間內進行一次體檢。
如果家中有心腦血管、腫瘤等一些慢性病遺傳史的,一般做完常規的檢查后,還要針對性的選擇體檢項目。
通過體檢,及時發現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健康問題。
控制基礎疾病
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心力衰竭等疾病患者,平時控制好基礎疾病是預防的關鍵。
此外還應注意飲食清淡,戒煙戒酒,多食瓜果蔬菜,適量運動鍛煉。如遇突然降溫,須注意保暖。
早晨在醒來之后好在床上靜臥10分鐘左右,等到自己完全清醒了之后在選擇下床,這樣更有利于自己的身體健康。
早晨鍛煉時不要站在風口;關注天氣預報,如果氣溫下降明顯,可將鍛煉改在室內或暫緩運動。
出現心慌、胸悶、胸痛、呼吸不暢等癥狀時須特別警惕,因為這些癥狀常是各種心血管急癥發生的前兆,應盡快去醫院檢查治療,做到早發現、早監測、早治療。
堅持適量運動
堅持運動,能提高心肌收縮能力,增強機體免疫力,加快新陳代謝,推遲神經細胞的衰老。
對于運動量,同一年齡,每個人身體狀況也各不相同,所以還要根據運動中和運動后的感受來判斷。
一般來說,運動至輕微出汗,輕微肌肉酸痛,無明顯疲勞感,休息后即可恢復體力,次日仍精力充沛,有運動欲望,說明運動較為適度。
如果出大汗、氣喘、胸悶、不思飲食、有明顯疲勞感,休息15分鐘后自測脈搏仍未回復正常次數,且運動后感覺周身乏力、酸痛,這是運動過量的征兆,應及時調整運動量。
保持心情舒暢
煩悶、焦慮、憂傷等不良情緒是產生疲勞的內在因素,因此必須學會調節生活,多與人溝通交流,經常保持愉快的心情。
努力做到情緒樂觀、性格開朗、隨遇而安。發現可能出現心理問題時要及時調整,當個人承受的壓力太大時,互相傾訴能減輕壓力;同時,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客觀地認識自己,制定切合實際的工作目標。
注意適度休息
疲勞是猝死的一種信號,它提醒機體已經超負荷了,應停止工作?;加新约膊≌撸鼞撝贫ㄒ粋€適度的工作、生活時間表,切不可長時間透支體力。
本期嘉賓介紹
梁雨露
博士,男,1956年7月生于廣西容縣,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F任同濟大學心肺血管中心副主任,同濟大學附屬肺科醫院分中心執行主任,同濟大學、南京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碩士生導師,澳大利亞Monash大學講師。南京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分會委員會委員,澳大利亞新西蘭醫學會會員。中國管理科學研究學術委員會特約研究員,《中華實用醫藥雜志》專家編輯委員會常務編委,《長城心臟快訊》編輯委員會醫學編委,《中國醫學雜志英文版》編委。
1981年畢業于桂林醫學院,1990年遠赴澳州進修心血管臨床和心臟介入手術。期間獲得Monash 大學研究生和臨床博士學位。回國前已完成冠狀動脈介入術、血管內超聲近千余例。2000年底國家引進人才回國,任南京鼓樓醫院心內科行政副主任。側重于冠心病和高血壓的診斷、治療和研究。在江蘇省率先開展急性心肌梗死的直接PTCA,創建綠色通道,在全國率先開展內外科聯合冠狀動脈聯合血運重建術。多次獲得省、市、醫院的科技和先進工作者獎勵。共發表論文近30多篇,論文兩次獲得國外學術獎。其中之一獲澳大利亞新西蘭心血管年會高獎。多次獲鼓樓醫院新技術,新療法引進獎;南京市衛生局新技術引進獎;江蘇省衛生廳新技術引進獎;南京市優秀論文二等獎;“心血管危險因素對血管功能和結構的影響”系列研究通過了省級科技鑒定,獲得2003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