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直腸癌早期無明顯癥狀或僅有少量便血,常不引起患者的重視,待癌腫破潰形成潰瘍或感染時才出現癥狀。
(1)排便習慣改變
直腸癌早的癥狀,不加留意,極容易被忽視,如便意頻繁,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等均應視為排便習慣改變。
(2)直腸刺激癥狀
隨病變的發展,形成一定的腫塊后,可以出現肛門部下墜感、里急后重、明顯便頻、排便不盡感,晚期有下腹痛。
本期嘉賓介紹
男,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1983年中山醫學院畢業到腫瘤醫院腹外科工作,臨床經驗豐富,并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完成疑難、高危及大型手術數千例,并發癥的發生率及死亡率達到國內外低線,術后生存質量及生存率達佳水平。工作范圍:肝膽胰、胃腸道及乳腺腫瘤的臨床診斷及治療。擅長胃、結直腸腫瘤的微創治療。尤其在低位直腸癌保留肛門及性功能手術技能方面有獨到之處,直腸癌保留肛門手術能夠達到佳治療效果。發表專業論文100余篇,擔任多部國家級期刊編委。
(3)癌腫破潰感染癥狀
癌腫表面破潰、潰瘍形成,繼發感染時可出現大便帶血、黏液便或黏液血便,甚至有膿血便。
(4)腸腔狹窄癥狀
癌腫侵犯致腸管狹窄,使腸內容物通過受阻時,初時大便變形變細、排便困難等,嚴重時可有腹痛、腹脹、腸鳴音亢進等不全性腸梗阻表現。
(5)其他器官受侵時的癥狀
腫瘤晚期,男性如侵犯前列腺、膀胱時可以出現排尿困難、血尿,女性如侵犯陰道后壁時可以出現陰道出血,如腫瘤后壁侵犯至骶骨及骶前神經時可出現骶尾部劇烈疼痛。
(6)肝轉移時的癥狀
直腸癌極易沿門靜脈血流發生肝轉移,出現腹水、肝大、黃疸、貧血、消瘦、水腫、惡病質等。
溫馨提示
以上就是關于直腸癌發病率的具體介紹,相信大家也對它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預防措施,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才不會那么容易導致直腸癌的發生。
哪些人易得直腸癌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人們的飲食結構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高蛋白、高脂肪、低纖維的飲食開始占據了主導地位,這樣直腸癌便悄然增多。
專家介紹,“白領”一族中直腸癌患者多。直腸癌是一種生活方式病,它的發生主要與高脂低纖維飲食、不運動有關。重慶地區直腸癌患者多,發病率躍居國內前列,其特殊的發病原因更與重慶人愛吃麻辣、口味重等密切相關。
美國癌癥協會對50多萬美國人的飲食習慣進行了20年分組調查發現,吃紅肉多的那組,患直腸癌的幾率比吃紅肉少的一組高2倍,患結腸癌的幾率也高出40%。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