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朋友覺得自己會打羽毛球了,就代表著自己了解羽毛球運動了,其實不然,羽毛球運動有著很大的學問,需要我們努力的研究。本文主要為大家介紹羽毛球比賽中的幾種不同的空擋,及常見的羽毛球運動損傷。
羽毛球比賽中的幾種不同的空擋
凡打羽毛球的人,對空擋一詞都不陌生,但大家是否都真正地認識和理解了空擋呢?空擋可分為幾種。
一、位置空擋
位置空擋是顯而易見的空擋,是距離對手遠的區(qū)域。多數(shù)人所理解的空擋基本上屬于這種空擋。
當在對抗中打亂了對方的陣腳時,把球打到位置空擋,迫使對手無法跑到位(或難以跑到位),可以直接贏球或獲取更大的主動。
二、動態(tài)空擋
動態(tài)空擋是指與對方球員快速移動方向相反的、球員必須快速制動急停并要反向啟動才能顧及到的區(qū)域。盡管這個位置離對方球員可能近在咫尺,但往往能造成他(她)的措手不及。
經??吹降氖?,雙方在相互用長拉短吊控制中,并不一定能有效地打亂對方陣腳,但在拉吊過程中如果突然打出一個“重復點”,反而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
三、意識空擋
意識空擋是指對方球員沒想到而毫無防范的區(qū)域。偷襲意識空擋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進攻。比如,各種假動作其實攻擊的都是對手的意識空擋。
再有,當你連續(xù)反手發(fā)近網(wǎng)球時,突然發(fā)一次反手平射球或平高球,也能起到偷襲意識空擋的作用。
四、技術空擋
技術空擋是指對方球員在技術方面有明顯缺陷的區(qū)域。襲擊技術空擋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進攻。
技術空擋在業(yè)余球手中的許多人當中都存在,比如:有些人比較怕反手后場球、有些人比較怕吊球等。
總之,如果在對抗的相互控制中,能巧妙地捕捉對方的各種空擋,那你獲勝的機會就更多了。
羽毛球運動傷痛部位與技術缺陷的因果關系
1、手腕
手腕是打羽毛球擊球關鍵部位,也是發(fā)力多的部位,因此稍有不慎就很容易受傷,按照標準的發(fā)力動作而言,手腕承載的應該是小臂內外旋的力,也就是類似于旋開茶杯蓋子時那種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