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守環節很明顯,羽毛球球速快,需要動作反應快,比較籃球防守所講究的腳下重心穩、全腳掌落地,前腳掌的觸地保證了出腳的迅速以及身體送出的彈性。加強腳下提踵力量是關鍵,多做蛙跳練習,當你習慣在場上提起腳后跟了,你發現自己快了好多!至于啟動,我就舉一個例子你就會明白,小時候學校運動會上的立定跳遠項目,規則明確禁止起跳前墊一小步,原因不用我多說了吧,都明白那樣至少可以多飛出幾十公分距離,這就是啟動的作用,給身體一個彈性勢能,達到更好爆發速度,同樣在羽毛球啟動上,切記,雙腳墊時重心下壓,單腳小跨時一定要步幅小!習慣上啟動,你可以忘掉拖著腿滿場奔命的感覺了 !
2.邁步前找準蹬地發力腳,重心移動是關鍵的
自己可以回想一下,一場球下來,你的左腿左腳與右腿右腳疲勞感是一樣的嗎?沒有絕對的一致,但是相信你會明顯感覺與持拍手同邊的腿腳酸得厲害一些,這是為什么呢?很簡單,你學會并按照先出右腳(左手持拍者反之)的原則在邁步伐,至于左右腳的交替配合也許被忽視了,不信你可以試試打完后場頭頂球緊接著斜線正手上網,這時看看自己是否有在這段相對較長的線路上碎步小跑?
還是看球速快而緊張地不停并步?上網前后一步右腿跨出是否死死被壓上了你整個重心?如果有,那么你慢就不足為奇了!還是拿正手上網線路舉例,啟動后第一步出右腳步幅要小,這是為第二步左腳能充分蹬地,就這一個蹬地發力是上網迅速、保護右腿膝蓋的關鍵,先邁右腳不是要你將左腿拖在后面的,左腳是這步的力量之源也是將重心由左腿送向網前方向的右腿上,后一步右腳落地自然就是先腳跟再壓下整個腳掌,注意腳尖沖球,隨后左腿自然跟上的同時右腳掌蹬地后退,此刻重心已巧然退回到左腿上,迅速減緩了右膝蓋上的壓力,也使得上網后回中連貫一氣呵成。體會到了嗎?
左右腿是相互支撐交替發力的,重心也是不斷移動來改變運動方向的,記住一點,重心的移動要先于身體的變向,這樣你就會輕、快、使得上力了!
同理可以去領悟其余線路的步伐發力,后撤步伐的核心就是蹬轉!側身蹬轉是速度與擊球發力的保證!起跳擊球時右腳蹬地(左手持拍者反之),同樣也是右腳腳尖沖身體右方外側的,切記起跳轉體有向前上方向迎擊的感覺,這樣帶來更早、更高、更快速的擊球,又保證了落地自然前傾的重心,空中左右腳再次交替,落地一瞬間右腳在前左腳在后蹬地,你會發現原來回中是那么自然的事情。
三、關于擊出的球速
我想從一段震撼的經歷開始:去年認識了一位有專業背景的球友,88年出生,準確的說他是體校里羽毛專業畢業的,在省少年隊呆過,碰到時已經是他畢業2年了,遠遠看去他微微發胖的身體你腦海里不會與羽毛高手聯系起來。
起初陪我們幾個球友玩玩,只看出他的動作十分標準,球的落點十分到位,但都是帶著幾分懶散和隨意的,后來的一次與我們身邊另外一位業余高手的過招,才徹底震撼了我——原來他那么快!! 一開球便發現他身體移動的速度一下子提高很多,注意是身體的移動速度,而僅非腳步,他的蹬轉、扭腰、送髖、上步一切都連貫得看不出發力痕跡,給我整個一感覺就是在場上自如地“飄來飄去”。
印象深刻的就是他擊球的聲音了,以前聽和他對手的那位高手殺球很有氣勢,用個形象比喻來形容的話,就像吹滿的塑料袋突然爆掉的“啪!”聲,那么他擊球的聲音絕對就是吹滿的牛皮紙袋爆掉的“嘭!”聲,更響、更沉、更短促!當時第一次親眼目睹這種力量的跳殺時就一個感覺——熱血沸騰,至于球速之快、落點之刁就不用多言了。
結語:看到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章,你是否對于打羽毛球的技巧更加熟悉了呢,從文中看到的提高羽毛球速度的方法技巧,是不是想要迫不及待的找人來打羽毛球試驗一下呢,心動不如行動,趕快用實際行動來證明一下學好羽毛球技巧是很有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