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周圍炎,簡稱“肩周炎”是一種老年性退行性疾病,俗稱“五十肩”,但在中、青年人群中也偶爾發生。其根本病因是肩關節缺乏必需的活動而功能減退,肩關節囊與關節發生粘連愈合,進一步發展為纖維化而限制了肩關節的運動,故又被稱為“肩凝癥”、“凍結肩”,其特點主要為肩關節運動受限。
多種運動都能預防及治療肩周炎,使肩關節每天都達到大的運動范圍。但是,羽毛球鍛煉因其特有的運動特別,能有效地防治肩周炎。
因為,打羽毛球,無論使用左手或右手,在揮拍擊球、發球、扣球、接球時都在大限度地運動肩關節,當然也包括肘、腕及手關節。打羽毛球的各種運動姿勢中,有一個使用得頻繁的動作,即高抬胳膊用力扣殺,此時肩關節充分處于前屈、外展、外旋狀態,能發揮肩關節的功能,也有利于治療肩關節因活動不足而導致的功能障礙。
雖然打羽毛球只能用一只手(左或右手),但人體是一個整體,在打羽毛球的過程中,固然是用一只手接球、發球、擊球和扣球,但對應的那只手也必須順應打球手的需要,在做著相應的輔助、平衡、對稱等活動,其活動范圍也很廣泛,同樣可以起到防治肩周炎的作用。
這里要強調的是,打羽毛球主要起到預防肩周炎的作用。如果您已經患了程度不同的肩周炎,已經有了痛感及功能障礙,就必須經過臨床對癥治療,使得疼痛緩解,功能障礙有所減輕后,可以適當進行康復鍛煉時,才可以進行羽毛球練習。
而且,開始只能做些發球、接球的輕微性活動,能夠在外旋、外展、前屈、內旋、內收、后伸等幾個方向的運動上達到一定的幅度,才可能練習抬手扣球的動作。當然,正是這個動作,能有效地“拉開”肩關節,使肩關節功能進一步改善。
治療肩周炎的療程至少要數月,而且,即使完全康復后,打羽毛球的運動鍛煉仍須長期堅持下去,以保持肩關節處于良好的功能活躍的狀態。
器材挑選學問大
打羽毛球所需器材不多,價格也不貴,所以許多人都會在家中常備一副拍子。但是,器材的挑選和保存卻大有學問。
羽毛球分為室內室外兩種對于普通愛好者來說,一筒20—40元的球就足夠了。但很多人不知道,同等價位的球還分室內和室外兩種類型。
我們家庭中常用的多為室外球。這種球的底托由紅色橡膠制成,不用太大勁就能打得遠。而正規比賽用球都是白頭的室內羽毛球。這種球的底托內為軟木,外包白羊皮,適合室內比賽。還有一種全塑料的羽毛球也很普及,但它彈性較差,建議想要學真功夫的讀者不要使用這樣的羽毛球。
羽毛球底托質量的好壞決定了球彈性的大小。如果是室外球,那么橡膠一定要薄厚均勻,粘合緊密。要是室外球,則木質要軟,羊皮包扎要密。
羽毛球上的16根羽毛決定了它是否能飛行平穩。好的羽毛應為堅硬、挺直、抗打耐用的鵝翎,它的下落速度符合標準。雞鴨翎的翎管細、管壁薄,很容易就彎曲變形,所以質量就不太有保證。羽毛長度要在60—70毫米之間,還要間隔均勻,粗細相同,不可有倒毛、斷梗、蟲蛀等毛病,否則球會不走正路。
總結:羽毛球運動有很多好處,對身體各個部位都有很大的幫助,強身健體的首選,而且成本也不高,對于各類人群都比較適合,深得廣大群眾的喜愛,如果你熱愛羽毛球的話,那就趕緊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