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大,毒素積累,很容易會造成便秘,小腹腫脹。不妨試試以下的經絡瑜伽動作,幫你排毒,治療便秘,讓你變輕松。
經絡以宇宙為基礎,宇宙是一個大的能量場,而人體是個小的能量場,如同一個小宇宙。
十四經絡的流向有其一定的運行法則,互相接續全身,使得五臟六腑的運作彼此相互影響。
正所謂“牽一發、動全身”,因此平日的身體保健應著重于整體的保養,而瑜伽練習即是一種整體保養的概念。
從運動科學中體適能的觀點切入,瑜伽能強化柔軟度、肌力、肌耐力,增進心肺功能,調整體脂肪比例,雕塑體態。
另一方面,從中醫的觀點切入看瑜伽,亦能發現瑜伽與中醫科學養生觀點,兩者間有異曲同工之妙,瑜伽對人體的益處也就不言而喻了。
經絡雖能夠調節五臟六腑的機能,使生命能量順暢流通。
但生活中卻有很多因素可能導致臟腑失調,生命能量滯留,此時經穴便會感到硬結和疼痛,中醫稱之為“氣結”或“氣淤”。
也就是當我們按壓某一經穴或練習某一體位法時會感到特別疼痛,此為虛癥。
透過經穴按摩及練習瑜伽體位法,能暢通氣淤部位,緩解相對應的癥狀。
這也就是為何有時我們感冒鼻塞、頭痛、四肢無力時,透過一堂瑜伽課練習或藉由外力按摩后會舒服許多的緣故。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打通經絡可使身心舒暢、百病不侵。若長期淤氣,沒有疏通,久而久之就形成實證(腫瘤、癌癥)。
此時由于體內氣血非常不通順,練瑜伽反而會感到特別吃力困難,因此需要多加休息,不宜過度勞動身體,可見得平日的保養有多么重要。
“預防勝于治療”,無論以運動科學的角度,或從中醫的角度來探討,瑜伽絕對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養身之道。
瑜伽體位法能按摩硬結的經穴,當伸展到極致時,更能刺激經絡的終起點穴道。
藉此疏通十四經絡,逐漸暢通全身氣血循環,增強臟腑機能,提升細胞生物的能場,凈轉生化機制。
讓生命能量再度活耀,恢復人體自然的能量場,同時協助其他臟腑,達到提升免疫系統、平衡內分泌系統等功效,使人體形成堅強的自體防御網。
若身體出現不適時,亦可在初期透過不同的瑜伽體位法快速舒緩或解除癥狀,達到“經之所過,病之所治”的效用。
經絡疏通了,頭痛、腰酸背痛、肩頸酸痛、雙腿無力、四肢冰冷、睡眠品質不佳、水腫、經痛等慢性病征當然能夠不藥而愈。
海狗式
1.身體側面,包含腰、肩、手臂等部位,都能得到徹底的伸展。
2.扭轉脊椎,舒展上背、下背及肩頸的壓力。
3.伸展大腿前側及臀部周圍的肌群,增加腿部柔軟度,修飾臀部及大腿的線條。
4.有助紓解肝的郁結,消化排毒。
弓式
1.伸展肩關節,增加肩關節柔軟度。
2.擴展胸腔并伸展腹肌,消除疲勞,使身體輕松有活力。
3.脊椎充分向后伸展,改善脊椎僵硬的問題,矯正脊椎側彎,有效保健脊椎。
4.按摩腹腔內器官,增進消化功能。
5.刺激背部膀胱經,改善便秘、脹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