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長期禁飲食、禁性欲、禁睡眠、禁言語或祼體生活于極熱、極寒的環境下等。通過這些方式以期達到凈化身心、磨煉意志、消除業障和升華品德等。
除此之外,業瑜伽(行為瑜伽)沒有具體的修行方式,她不要求人們做一些具體的姿勢、動作或呼吸方法等,而是把整個人生、整個生活、整個人類活動過程(身體的、語言的和精神的),以及整個自然界和宇宙的活動過程,一律視為修行的過程,也即覺知的過程。
在此修行過程中,即在這些行為過程中,不斷深入地覺知出什么是善惡,什么是美丑,什么是對錯,并通過全身心地投入進揚善祛惡,維護理性等與身、語、意相關的行為中去,努力培養這種覺知進一步地深入,一直達到后的覺知:開悟。
同時伴隨著由開悟必然而來的生命的終極解脫。
業瑜伽非常強調“行動”
認為實行一寸比空說十丈有用得多。
故此派瑜伽力倡“人生不可在空談中虛度,而是在行動中體證與實現”。在行動中、在實踐中來實現自己、升華自己、開發自己和終超越自己、圓滿自己。
為了能夠實現這個目標,業瑜伽十分強調修行者的參與意識,參與進自己身心的一切活動,更要參與進整個社會、人類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動中去,將這種參與視之為“修行”的過程。
在這些積極參與的過程中,業瑜伽更強調要對這些過程始終保持一種超脫的、冷靜的觀照意識,即“覺知”。
一般人僅僅是生活,而一名業瑜伽的修行者,不僅是生活,同時,還要對生活始終保持著超脫而冷靜的“覺知(觀照)”。這就是一名業瑜伽修行者與一般人之間的根本差別。
所以,業瑜伽在強調參與的同時,也同樣強調修行者要時常一個人獨處,在高度寧靜和超脫的狀態中,反思此前自己或他們或整個人類在身、語、意這三個領域的一切行為,并在這些持續的反省反思中,提升自己的觀照和覺知能力,以及理解和洞察能力。
提倡苦行或對社會、人生的積極參與,以及時刻保持著對參與和行為中的身、語、意的深度而超然的覺知(觀照)等,是此派瑜伽的特色和要領。
結語:瑜伽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練瑜伽不僅可以成為我們的精神寄托,而且可以成為我們鍛煉身體的一種方式。相信大家看了上文以后,對于什么是業瑜伽都有了,很多的了解。練業瑜伽,也需要注重感悟。這樣,你會練習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