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動作好常做呢
1.“蹲”類的動作,來訓練孕婦的骨盆腔底層肌肉。
可將兩腿打開與肩同寬或略寬一些,兩腳尖朝外(這樣才好蹲),再慢慢半蹲下來。
另一個動作是:兩腳開大一些,完全蹲下來。再把兩手撐在膝蓋內側,雙手在胸前合十,兩臂用力往外撐。
但36周后腹部已太沉重或32周后胎位仍不正及有痔瘡困擾者不宜做全蹲式,可以坐在墊子或瑜伽磚上做練習。
2.多練習收陰,想象有點忍尿的感覺(但可別真的憋尿喔),這可預防產后漏尿,緩和生產時會陰的撕裂傷。
3.骨盆傾斜動作。簡單的方法是站著,全身平貼墻上,試著把尾骨朝前方轉動。
也就是試著把原本懸空的下背部,慢慢的攤平在墻上。這可減緩孕婦的下背疼痛喲
4.靠墻做站姿的動作。尤其像單腳平衡類的動作,可一只手或一只腳撐墻上。
孕婦瑜伽的注意事項
孕婦練習瑜伽要做到適度鍛煉,必須確定適度鍛煉的量化標準。應該考慮鍛煉的次數、強度、時間和類型。
1、鍛煉次數
新的研究顯示,除了患有疾病外,大部分的孕婦每天至少應該鍛煉30分鐘。
如果以前不常鍛煉,要不要心血來潮地每天跑上幾千米或打網球,鍛煉時要逐漸增大活動量。
如果在懷孕前已經開始有規律的鍛煉,只要沒有不適感就要堅持下去,但是要調節活動量。
制訂好計劃是進行鍛煉大良好開始,每周應鍛煉3次,若少于3次將不能增進心肺健康。
然后再逐漸增加活動次數,如果身體感到太疲勞,就要適當減少活動量。
2、鍛煉強度
整個妊娠期間,鍛煉強度適度是關鍵—強度太小起不到鍛煉的作用,強度太大將會過于勞累甚至有危險。鍛煉強度必須周密計劃,所以不要過于苛求自己。
因為孕婦的心率已經比正常人每分鐘快15-20次,所以不能再勞累了。
測量心率是確定鍛煉強度過大還是不足的有效方法,可以通過測脈搏的方法。
把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放于另一只手的手腕的內側,即大拇指的的下方,摸到脈搏。
可以在頸部摸到較強脈搏,即將食指和中指放于頸部一側,頜下約三指處。
測十秒鐘的心跳數,乘以六,即得出自己的心率。
另一個簡單方法是“講話測試”當鍛煉時能夠連續講話,無需停下來喘氣,說明心率在正常范圍內,鍛煉強度合適。
如果氣喘、說話困難,那么就要減小活動量,直到感到舒服為止。
此時的心率可能在正常范圍之下,但那才是正常鍛煉強度時的心率。
3、鍛煉時間
開始時每次運動時間要短,太長會引起肌肉疼痛和疲勞。在開始幾周,每次活動15分鐘,心率在正常范圍內,是適當鍛煉隊良好開始。
在這個心率水平上,會感到應付自如,然后每次增加2分鐘,直到每次活動量達到30分鐘為止。
有經驗和規律的鍛煉,會在連續活動的30分鐘內心率仍然保持在正常范圍內。
然而即使在懷孕前已經開始鍛煉,在懷孕第14周以前也不要增加活動量。但在妊娠的4-6個月時要增加活動量,這時孕婦的精力充沛。第7-9個月的時候會感到疲勞,這時應該減少活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