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強側伸展式
作用:伸展脊柱,放松髖關節,收縮并強壯腹部器官。
雙腿分開,吸氣,手掌合十放在背后,吸氣,指尖朝上,抬頭向后伸展,呼氣,讓上身靠近右腿的前側,放松上身和頭部。
4、觀音打坐式
作用:松弛盆前肌肉,減緩子宮刺激,松弛外陰,促進子宮平滑肌痙攣的解除,促進經血外排,可有效緩解痛經時生理及心理負擔,隨時不適可隨時練習。
手心朝上放松置于膝蓋,呈蓮花式打坐,全身放松,然后閉上眼睛,慢慢均勻的呼吸,意念集中于臉龐和微笑,即使身體感覺疼痛也盡量讓自己放松,疼痛也會隨之而去。
5、髖部搖擺式
作用:全面放松脊椎及盆腔神經,有效緩解痛經時生理及心理效應,在月經周期的各個時期均可練習。
端坐位,兩腿向前伸直,雙臂上抬至肩平。以髖部為中軸,意念集中在腹部,身軀先順時針方向轉動3圈,軀干大可能的往右、前、左、后旋轉。3圈后換逆時針方向3圈,重復5~10次。
6、鴕鳥式
作用:滋養并強壯腹部器官。
吸氣,身體向前靠近內側并攏的
雙腿內側并攏,吸氣,身體向前靠近雙腿,雙手抓住雙腳的腳踝或是將手心放在腳心下,背部挺直,延伸頸部前側,拉長整個背部。
7、脊柱扭轉
作用:按摩腹內臟,改善月經不調。
坐在椅子上,臀部坐穩,背部保持挺直,吸氣,頭部和身體緩緩向后側扭轉,盡量轉到大的幅度,由腰部開始身體向后扭轉。
8、束角式
作用:糾正月經周期的不規則,幫助卵巢正常發揮功能。
坐在椅子上,讓雙腳腳心相對,吸氣,保持背部挺直,延伸頸部前側,呼氣,微微低下頭,試著讓前額觸碰腳尖,放松髖關節。
9、貓伸展式
作用:有助于消除月經痙攣的疼痛。
讓雙膝關節和手心撐在墊子上,吸氣,向上抬頭,塌腰臀部上提,手臂撐住肩膀讓胸部擴展,呼氣,低頭,下顎觸碰鎖骨,背部向上拱起,背部和髖關節向內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