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常見的慢性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癥、體寒肢冷、痛經、月經量少、月經不調、宮寒不孕等都可以通過相應的治療配合中藥按摩、足浴達到治療目的,同時,還可通過足部反射區的刺激,常用的是穩邁舒運動按摩輪,由按摩輪帶動的下肢整體協調運動,涉及大腿、小腿、膝關節、踝關節、腳底及腳趾等多個部位肌肉、骨骼,并重點針對足底和足側產生按摩效果,可有效調節人體生理機能,提高免疫系統功能,緩解月經失調。達到防病、保健、強身的目的。
常規治療
對月經提前的治療,國醫國藥比現代醫學療效更為確切。祖國醫學認為,月經提前的治療原則,重在調經以治本,一般而言,如先病而后月經提前,當先治病,病去則經自調;若因經不調而后生病者,當先調經,經調則病自除。
一般情況下大部分人月經期一般是3~7天,月經周期是23~36天,周期提前或推遲3~7天都是正常的,因為女性月經來潮是可以受環境、氣候、情緒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的。
如果超過這些時間范圍,那么建議你到醫院做相關檢查,以便明確原因。而在行經前1~2天或經期出現乳漲屬正常現象。如果出現痛則建議到醫院相關科室檢查。
中醫治療
中醫學認為治療月經提前應先明確病癥原因,即可對癥施治。治療月經不調,一般會從補腎、扶脾、疏肝、調理氣血著手。中醫認為經水出于腎,故調理月經的根本在于補腎。通過調理使得腎氣充足,精血旺盛,則月經自然通調。
補腎法以填補精血為主。脾的功能是化生血液,補脾胃可以充足身體的血源。扶脾法以健脾升陽為主。而疏肝理氣的目的則在于調暢氣機,疏通氣血,如果氣血調和,則月經通調。疏肝法須掌握郁結之主癥。
飲食療法
補氣山藥湯--黃耆、黨參各30(布包)、淮山30克、大棗30克,加水同煮熟,鹽適量調味。去藥包,飲湯,淮山、大棗皆可食用。
四物烏骨雞--熟地15克、當歸10克、白芍10克、川芎5克、烏骨雞半只、生姜3片,加水適量燉熟,再加入蔥白數段后食用。
益母草蛋--益母草15克、雞蛋1個,加水同煮。熟雞蛋去殼,吃蛋飲湯。治月經延后或痛經。
月經每月都提前來者,飲食宜清淡。宜多吃蔬菜水果,多吃米飯,少吃面食,少吃油膩高脂肪、高熱量食品,忌食辣椒、大蒜、韭菜、生菜、肉桂、咖啡、胡椒、羊肉、狗肉、鹿肉、酒等動火助熱食品,少食鯊魚、蟹、山楂、桃子、紅糖等有活血作用的食物。
月經期間尤其要注意保持清淡飲食,羊肉、牛肉、鹿肉、韭菜、荔枝、櫻桃等熱性食品,以及黃油面包之類的高熱食品,當屬禁忌之列。烈性酒絕對不要沾唇。因為以上食物,都會使體內血熱增加。血熱高,血液循環加快,不僅月經先期而來,甚至會使經量過多,引起“血崩”。
如果平時和月經期間已注意飲食清淡,月經仍提前到來者,可輔以下列藥膳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