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們很多人都喜歡吃魚,魚的營養價值是非常高的,含有多種的營養物質,白鯽魚就是其中一種。經常吃白鯽魚有利于開發智力,而且還有下乳的作用,非常適用食用。接下來小編給大家相信的介紹的白鯽魚的相關知識。
目錄
5、白鯽魚的食療價值及偏方 6、白鯽魚的做法大全
7、孕婦能吃白鯽魚嗎 8、寶寶吃白鯽魚的好處有哪些
白鯽魚的介紹
白鯽魚 Carassius auratus cuvieri Temminck et Schlegel,原名源五郎鯽或河內鯽、大孤鯽、大阪鯽、日本鯽。原產自日本琵琶湖,1976年的時候引進到了我國。白鯽魚體色是銀白色的,所以被叫做“白鯽”,民間也簡稱它為鯽魚。
白鯽體型大,大可達五斤,高而側扁,其背部隆起較明顯,似駝背,頭稍小,尾柄較細長,體色銀白。鰓耙較多達102~120,腸管為體長5.6倍,雌雄比例為1:1。白鯽雜食性,主要食浮游植物和底棲動物等。白鯽生長速度比本地白鯽魚快1倍~2倍,二齡左右性成熟,產粘性卵。
白鯽屬中上層魚類,冬季能攝食生長。由于白鯽生活于水體中上層,因而易捕撈。做搭配魚混養,每畝投放春片六十尾,當年可達0.7~1斤,可獲得單產40~50斤,單養產可獲得800多斤,是一種成長快、經濟效益高的優質魚類。
白鯽適應性強,耐寒、耐高溫、性成熟早、繁殖率高、養殖成本低,它與白鰱吃相似的餌料,但售價比白鰱高60%以上。
白鯽又名河鯽、鮒魚、喜頭、鯽瓜子、喜頭魚、海附魚、童子鯽、鯖。 白鯽魚又名鮒魚,別稱喜頭,為鯉科動物,產于全國各地。白鯽魚俗稱鯽瓜子,肉味鮮美,肉質細嫩,它營養全面,含蛋白質多,脂肪少,食之鮮而不膩,略感甜味。
在寒風蕭蕭、冷氣襲人的冬季,白鯽魚肉肥籽多,味尤鮮美,故民間有“冬鯽夏鲇”之說。我國古醫籍《本草經疏》也對白鯽魚有極高評價:“諸魚中惟此可常食。”
白鯽魚的生命力很強,肉質細嫩,肉味甜美,含大量的鐵、鈣、磷等礦物質,其營養成分也很豐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B族維生素等。
白鯽魚的肉是非常鮮嫩的,味道也非常的鮮美,能夠用它來做粥、做湯、做菜、做小吃等。特別適合做湯,白鯽魚湯不但味道香,而且還有非常強的滋補作用哦。尤其適合中老年人和病后虛弱者食用,也特別適合產婦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