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更提倡大家吃深海魚,如三文魚、金槍魚、沙丁魚等。因為,這些深海魚中含有較為豐富的脂肪酸,可以調節血脂、降低炎性反應,甚至有助于預防老年癡呆。
而且,魚的佳烹飪方法是清蒸,不提倡油炸和油煎的做法。因為,清蒸的做法可以大限度的保留魚中的營養物質、大限度減少油脂的攝入、大限度保留魚肉的鮮味;還有一種魚的吃法:吃生魚片,現在多出現于日本料理中。
雖說不反對吃生魚片,但生魚片一定要經過嚴格的處理,有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魚身體內存在寄生蟲、細菌含量超標。經過加溫消毒可以將魚肉所含的寄生蟲和細菌殺死,熟吃魚比生吃要安全的多。
“兩腿肉”
建議大家多吃雞肉!特別是去皮的雞胸肉,此處的蛋白質含量高,去皮的雞肉和其他肉類相比,具有低熱量的特點。
雞皮部位存在大量的脂類物質,雞的皮下脂肪含量占其總脂肪量的30%左右,所以帶皮的雞肉不能稱作低熱量食品。
雞胸肉中含有較多的B族維生素,具有消除疲勞、保護皮膚的作用。大腿肉中含有較多的鐵質,可以改善缺鐵性貧血。雞翅膀中含有豐富的骨膠原蛋白,具有強化血管、雞肉、肌腱的功能。
但是要特別注意,雞屁股是淋巴集中的地方,也是儲存細菌、病毒和致癌物質的“倉庫”,絕對不要吃雞屁股,必須要杜絕!
“四腿肉”
豬肉是大多數人的愛!雖說豬肉的實際營養價值不如前者,但是對于營養的全面攝入還是很有幫助的。市場上有瘦肉、肥肉、五花肉,你能正確區分這些肉嗎?營養價值又有什么不同呢?
很多女孩特別喜歡吃豬蹄,認為豬蹄中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可以美容養顏、抗皺防衰,實際上豬蹄也確實有這樣的功效。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豬蹄的皮下脂肪和膽固醇含量偏高,所以吃的時候,建議只吃豬蹄上的皮,不吃下面的肥肉。
而豬肉中富含鐵,鐵是紅細胞生成和維持功能所必需的,豬肉中提供的血紅素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基,是改善缺鐵性貧血的物質。
精豬肉是B族維生素的優質來源,尤其是維生素B12的極好的來源。維生素B12在素食中無法獲取,而人體一旦缺少維生素B12,就會出現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問題,如反應遲鈍、表情呆滯,記憶力下降等癥狀,還可能會導致惡性貧血。
結語:雖說肉類食物在我們的生活無處不在,我們對之也是習以為常,可真的對它們有一定了解的人可以說不是很多。肉的價值,肉該怎么吃可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吃得好健康長壽,吃的不對惹病上身。所以,科學的攝入肉類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