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脾的功效分類
健脾藥
性味
味甘;性平。
藥材基源
為豬科動物豬的脾臟。
豬脾味甘,性平,無毒;治脾虛、納差、腹瀉,善養虛勞瘦弱,消渴、疳積。主治脾胃虛弱,食欲不佳,脘腹脹滿,米谷不化。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適量;或入散劑。
食療價值
性味甘平。能益脾胃,助消化。多用于小兒脾胃虛弱,飲食不化,食欲減退。
如《圣濟總錄》豬脾粥,豬脾1具,豬胃1具,切細,同大米煮粥食;民間也有將本品剁細碎,稍加蔥花、食鹽,以荷葉或菜葉包裹,煨熟食。
補充信息
豬脾食療應用選例
1、《圣惠方》
治脾胃氣弱,不下食,米谷不化:取豬脾一具,豬胃一枚,均洗凈切細,將粳米300克洗凈,共同入鍋加水,如常法煮皺,空腹食之。
2、《本草圖經》
治脾胃虛熱,取豬脾、陳皮、生姜、人參、蔥白,和陳米水煮如羹,去陳皮,空腹食之。
3、《保壽堂經驗方》
治脾積痞塊,取豬脾七具,每具都用新針刺爛,與水紅花21克,共搗研為末,以酒空腹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