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脾RNA用于治療小地呼吸道感染,也能顯著提高E-玫瑰花結形成率,而免疫球蛋白和補體C3與對照組比較無明顯差異。
免疫核糖核酸(I-RNA)對裸鼠和出生后切除胸腺的小鼠,也可使其花結形成細胞數目增加。
用于治療人病毒性心肌炎及保護動物抵御瘧原蟲致死性感染也有顯著效果。
2.抗腫瘤作用I-RNA和TF均可致敏和介導淋巴細胞。
對腫瘤細胞的細胞毒作用。在體外I-RNA使非致敏淋巴細胞。
變成效應細胞,對相應腫瘤細胞起免疫反應;在體內使非致敏動物獲得免疫信息,抑制或破壞腫瘤生長。
特異性轉移因子(S-TF)對胃癌細胞的[3H]UR摻入有顯著抑制作用,I-RNA和S-TF尚抑制腫瘤惡性轉化及癌基因表達。
二者合用能協同抑制瘤細胞的RNA合成。TF和S180細胞的S-TF均能抑制S180細胞的DNA合成,并明顯抑制S180轉移瘤的生長。
豬脾RNA對小鼠S180也有顯著抑制作用,其抑制率為36.7%-47%。
3.免疫抑制作用 從豬牌制取的淋巴細胞抑制因子。
(LIF),在5ug/ml,50μg/ml和100μg/ml下,對植物血凝素(PHA)誘導的人外周血淋巴細胞(PBL)轉化有濃度依賴性抑制作用,其中的有效組分為多肽和微量的核酸類物質。
從豬脾制取的免疫抑制提取物(SISE)對人PBL轉化有顯著抑制作用,其中SISE-j超濾組分免疫抑制活性強,尤以其中相對分子質量為6000-10000的SU3和相對分子質量小于6000的SU為甚。
進一步研究證實,SU3對小鼠胸腺細胞和牌細胞的自發增殖有明顯抑制作用,對PHA和細菌脂多糖(LPS)誘導的小鼠。
脾淋巴細胞轉化均有較強抑制作用,在濃度為50μg/ml時即有顯著抑制作用。此外,SU3對小鼠DTH反應也有顯著抑制作用。
在實驗濃度下與地塞米松作用相似,SU3在低劑量時(0.1mg/d)對小鼠 B細胞產生SRBC抗體有明顯促進作用,而在高劑量時(0.5mg/d和1mg/d)則表現為較強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