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一個雞蛋,已是大部分中國人的日常。放在以前,吃的雞蛋都是農村人散養出來的,沒有土雞蛋、洋雞蛋的糾結。如今就不一樣,技術手段進步,造蛋技術也進一步了,想吃到純正的土雞蛋,真心很難。
在沒有辦法選擇的時候,人們一般會把衡量標準交給價格,價格高的就是土雞蛋,價格低的就是洋雞蛋。市面上10元一斤的雞蛋,自然就要比5元一斤的雞蛋更好,這種想法是否正確?5元一斤的雞蛋和10元一斤的雞蛋差別在哪?
一般認為雞蛋的價格主要是由雞的營養價值決定,而雞的營養價值又被認為和雞的養殖方式有直接聯系。目前雞的養殖方式,無外乎三種,一種是籠養雞,一種是圈養雞,一種是散養雞。
籠養雞,也被稱為速成雞,直接將雞放在籠子里養殖,42天左右就能出籠。這種雞就會讓人產生誤解,認為是打了激素,促進了雞的生長,生出來的雞蛋也就令人疑惑了。時常讓人擔心,這種雞的雞蛋中也會有激素存在。
這種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由于籠養雞,沒有足夠的活動空間,雞就如同一個生蛋機器一樣,不斷產雞蛋,意味著雞的死亡率也會很高。為了降低死亡率,就需要經常給雞打抗生素,雞蛋中難免就有殘留。
撇開營養價值不說,籠養雞生出的洋雞蛋,確實會存在一定危害。加上現在有些不法商家,唯利是圖,這種雞蛋的安全性就更令人擔憂了。
嚴格意義上,圈養雞和散養雞都是圈養雞,都規定了雞的活動區域,只是養殖的密度不同而已。一畝地養殖60只雞,養殖周期超過300天,屬于完全意義上的散養。由于養殖周期長,雞的價格大,雞蛋價格也高,自然說得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