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醋能治療痛風嗎
當今由于食物結構的改變,我國文明病已從“三高”增至“四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高尿酸引起痛風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都沒聽說過,近年來已成為常見病和多發病。一組調查數據令人觸目驚心,近幾年來我國痛風患者已有倍勢頭,其中95%為男性。臨床還發現我國痛風患者有年輕化發展的趨勢,引起醫學界的高度警惕和關注,如何防治痛風也成為普通民眾關心的話題。
很多人都知道,痛風的形成與嘌呤代謝有關,整個過程會因個體不同而有所差異,比較復雜。
一、人體內嘌呤代謝產生的尿酸過多;
二、過多的尿酸易形成尖針狀的尿酸(鈉)鹽結晶;
三、尖針狀的尿酸鹽結晶沉淀刺激關節等處形成腫痛。
簡言之,痛風形成是“嘌呤—→尿酸—→尿酸鹽”的過程,所以對尿酸偏高易得痛風的人,醫生都建議除了少吃含高嘌呤的食物以減少尿酸的形成外,還主張多喝白開水,喝些能中和酸的堿性小蘇打水,以降低體內尿酸濃度來防治痛風發生;同時也聽說一般果汁屬堿性飲料,也有利于防治痛風,等等。
但對朱姓朋友反其道而行之,用酸性的蘋果醋來防治痛風卻往往覺得難以理解(此段下面括號里的解釋是根據傳統教材的內容寫出,僅供參考。
主要是讓讀者知道蘋果醋防治痛風是有科學道理的而更加“信其然”。對化學不感興趣的讀者可不管下面括號中這部分解釋性內容)。
其實那是因為蘋果醋的主要成分除了有凈化水和蘋果酸、檸檬酸等外還有一定量的蘋果汁,蘋果汁中有豐富而呈堿性的金屬元素(因其水化物是堿;可生成堿性氧化物中和酸與酸性氧化物;或在酶控制作用下直接置換水分子的氫而呈堿性,等等);
而蘋果醋中的蘋果酸、檸檬酸只具弱酸性(因它們主要是因羧基化學結構中電子云的p、π共軛效應,才使其羧羥基具有一些酸性的);更主要是蘋果酸、檸檬酸在人體攝入的代謝過程中,還會向堿性轉化(比如它們發生脫羧反應中,氫就會以共價鍵的方式與碳結合而不易電離出來成為游離的質子,使體液趨于堿化。
在同離子效應、競爭抑制效應、鹽效應以及平衡移動原則等綜合作用下還會發生的其它有助于堿化的各種反應),使體液尿酸和尿酸鹽的濃度降低,達到防治痛風的作用。
可見從原本性來說,蘋果醋應屬“酸性物質”,但從它被攝入人體經代謝能使體液趨于堿性的角度看,它應屬“堿性食物”。“物質的酸性”與“食物的酸性”是不同的概念,但能在代謝過程中轉化。防治痛風上酸性的蘋果醋的“以酸制酸”與堿性的小蘇打水的“以堿制酸”并沒有矛盾,有的只是異曲同工之妙。
醫學知識告訴我們小蘇打水的“長期或大量應用可致代謝性堿中毒,并且鈉負荷過高引起水腫等”,所以建議有高尿酸的朋友,不妨試用蘋果醋來防治痛風。蘋果醋本來就是營養飲料,有軟化血管等許多寶貴的健身的功能,用它來健身兼防痛風,可謂一舉兩得。
蘋果醋加蜜糖是西方傳統的治療痛風的方法,經多項臨床測試證明確實有效。蘋果醋的酸性成分具有殺菌功效,有助排除關節、血管以及器官的毒素。蘋果醋含有果膠、維他命、礦物質(磷和鉀)等,經常飲用,能調節血壓、降膽固醇、通血管,亦有助治療關節炎及痛風癥。具體食用方法是:飯后將1茶匙蘋果醋同1茶匙蜂蜜加入半杯溫水中,調勻飲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