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量檳榔堿引起流涎、嘔吐、利尿、昏睡及驚厥。
致癌作用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英文: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簡稱IARC)將含煙草的檳榔咀嚼物和不含煙草的檳榔咀嚼物列入一類致癌物名單。
致癌原因一般認為有三方面原因。
1、檳榔含有的化學物質經咀嚼后形成亞硝胺類物質。比如從嚼檳榔(不含煙草)的人的唾液中檢測到三種亞硝胺類物質:3-Methylnitrosaminopropionitrile,MNPN;N-Nitrosoguvacoline,NGL;N-Nitrosoguvacine,NGC);
2、檳榔比較硬,特別是用荖花和石灰包裹后對口腔的磨損更厲害,經常使口腔黏膜處于受損狀態,增加癌變幾率;
3、煙草(包括嚼食和吸煙)和檳榔“臭味相投”,共同促進口腔癌的形成。
檳榔不但是一級致癌物,長期嚼食對牙齒磨耗嚴重。
藥理作用
①對膽堿受體的作用
檳榔堿的作用與毛果蕓香堿相似,可興奮M-膽堿受體引起腺體分泌增加,特別是唾液分泌增加,滴眼時可使瞳孔縮小,另外可增加腸蠕動、收縮支氣管、減慢心率,并可引起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兔應用后引起冠狀動脈收縮。
1%溶液用于青光眼可降低眼壓,但作用持續較短,且對角膜有明顯的刺激性。由于增加暢蠕動,促使被麻痹的絳蟲排出。也能興奮N-膽堿受體,表現為興奮骨骼肌、神經節及頸動脈體等。對中樞神經系統也有擬膽堿作用,貓靜脈注射小量檳榔堿可引起皮層驚醒反應,阿托品司減少或阻斷這一作用。
②其他作用
小鼠皮下注射檳榔堿可抑制其一般活動,對氯丙嗪引起活動減少及記憶力損害則可改善。已證明檳榔中含有對人的致癌質。平時嚼食檳榔者有味覺減退,食欲增進,牙齒易動搖,腹瀉少,咽痛者也少并可治腹痛,可能是由于其中含有大量鞣質之故。此外食檳榔者腸寄生蟲少,口渴的感覺少,可能與檳榔堿的作用有關。
亦有實驗表明:檳榔對小鼠胚胎有一定毒性,可延緩胎鼠的發育,特別是未經加工的檳榔影響更甚。連續服用檳榔可增強致癌物質4-硝基喹啉-1-氧化物和芴基乙酰胺引起大鼠的癌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