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治急性扁桃體炎:石豆蘭(蘭科麥斛)一兩,扛板歸二兩半,一枝黃花五錢。水煎,分二次服,日一劑。(福建《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③治纏腰火丹(帶狀皰疹):鮮扛板歸葉,搗爛絞汁,調雄黃末適量,涂患處,一日數次。(《江西民間草藥》)
④治瘰疬:扛板歸七錢,野南瓜根三兩,豬瘦肉四兩燉湯,以湯煎藥。孕婦忌服。(《江西民間草藥》)
⑤治癰腫:鮮扛板歸全草二至三兩。水煎,調黃酒服。(《福建中草藥》)
⑥治乳癰痛結:鮮扛板歸葉洗凈杵爛,敷貼于委中穴;或與葉下紅共搗爛,敷腳底涌泉穴,右痛敷左,左痛敷右。(《閩東本草》)
⑦治坐板瘡:烏賊骨五線,雷公藤三錢。共為細末擦之,干則以菜油調敷。(《王秋泉家秘》)
⑧治濕疹、天皰瘡、膿皰瘡:鮮扛板歸全草二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⑨治慢性濕疹:鮮扛板歸四兩。水煎外洗,每日一次。(《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
⑩治黃水瘡:蛇倒退葉(為細末)一兩,冰片五分。混合,調麻油涂搽。
結語:杠板歸作為中藥材,在平時好不要隨意的食用,因為你并不能確定你的病癥到底是什么引起的,就無法做到對癥下藥,因此在我們生病的時候,選擇中藥好先遵循下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