鵪鶉的營養價值有哪些
醫界認為,鵪鶉肉適宜于營養不良、體虛乏力、貧血頭暈、腎炎浮腫、瀉痢、高血壓、肥胖癥、動脈硬化癥等患者食用。所含豐富的卵磷,可生成溶血磷脂,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可阻止血栓形成,保護血管壁,阻止動脈硬化。磷脂是高級神經活動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具有健腦作用。
鵪鶉既有鮮美的味道,又有著豐富的營養。鵪鶉肉中富含蛋白質,含量高達22.2%,另外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卵磷脂、激素和多種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
它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食物,特別適合中老年人以及心血管病、肥胖病患者食用。
它的蛋白質含量比雞蛋高30%,維生素B1高20%,維生素B2高83%,鐵含量高46.1%,卵磷脂高5~6倍。
所以鵪鶉對于貧血、營養不良、神經衰弱、慢性肝炎、高血壓、心臟病等均有補益作用。
祖國醫學認為,鵪鶉肉、蛋性味甘、平,功可補五臟,益中氣,利水消腫。因此,鵪鶉又有“動物人參”之稱。
應用實例
1.小兒疳積
鵪鶉1只治凈,加少量油鹽蒸熟,早晚各食1次,連吃5日。
2.過敏反應
鵪鶉肉1個打破生飲。
3.解乏提神
新鮮鵪鶉肉3個,打破去皮攪勻,用沸水沖沏。于每日早晨空腹時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