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水果——棗
天氣轉涼,以大棗、橘子為代表的秋季水果開始強勢登場。俗話說:“一日仨棗,健康到老。”因為大棗能夠健脾益胃、補氣養血、養血安神,是很好的營養品,而且價格較其他補品而言便宜很多。所以,秋冬季節,很多人都會選擇吃紅棗來養生,但它的吃法,也是比較講究的。
鮮棗是維生素C之王
鮮棗的維生素C的含量更是居水果之首,是山楂的6-8倍,彌猴桃的10倍,橘子的13倍,蘋果的70-100倍,梨的140倍,被譽為“百果王”、“活維生素丸”。而且鮮棗中還含有黃酮類物質,有利于維生素C的保存。
鮮棗其中的鉀、鐵等元素也在水果中名列前茅。所以,每天吃一把鮮棗,即可滿足人體一天的維生素C供應。
維生素C是“永遠的美膚圣品”,想保有健康明亮、不易曬傷(皮膚科)老化的皮膚,幾乎每個皮膚科醫生都會叫你多吃高C蔬果。膠原蛋白的合成需要維生素C參加,由此可見維生素C的重要性。想要修復夏日曬傷(皮膚科)的皮膚,要多吃鮮棗哦!
抗氧化防止皮膚衰老
氧化是肌膚衰老的大威脅,飲食不健康,日曬、壓力、環境污染等都能讓肌膚自由基泛濫,從而產生面色黯淡、缺水等氧化現象。都是身體產生氧化的“罪魁禍首”。
鮮棗中含有抗氧化作用的類黃酮,含量豐富。而且還有多糖類物質,也可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鮮棗VS干棗 哪個營養
鮮棗中的維生素C含量雖高,但不容易長期保存,常溫下幾天時間就會失去鮮脆的口感。為了方便保存,可以將鮮棗曬干制成干棗。
但棗曬干后,不僅丟失了其中的水分,還少了水溶性的維生素C,其他營養素也受到較大影響。把鮮棗做成蜜餞是保存的另一種方式,但蜜棗中的營養損失更大,其中的維生素C大部分被破壞了。
專家認為
鮮棗生吃有利于營養的吸收;干棗則適合煮粥或煲湯,能使其中的營養成分很好地釋放出來。干棗具有補血、養顏的效果,一般認為比較適合女性食用;對于缺鐵性貧血(血液科)患者,選擇干棗補血效果更佳。
支招:如何挑選鮮棗
1、看棗的表皮顏色
好的大棗皮色呈紫紅或深紅,顆粒大小均勻、果形短壯圓整,皺紋少,痕跡淺,皮薄核小,肉質厚而細實。
如果皺紋多,痕跡深,果形凹癟,皮略泛綠,則是未成熟的鮮棗。
2、看鮮棗的蒂端
蒂端有紅色或深紅色的圈眼進一步的延伸,說明是受太陽光線的照射比較充足。顏色呈自然色沒有明顯的紅綠交界線是自然成熟的鮮棗。
如果紅色鮮棗的蒂端為青色,并且口感并不脆甜,則有可能并不是自然成熟的鮮棗,而是放熟的,放置時間較舊的鮮棗里面的維生素C含量損失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