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星2號
廣州市蔬菜科學研究所于1990年育成的雜種一代。該品種蔓長350-400厘米。側蔓多。葉長21厘米,綠色。
春播第54-6節、秋播第13節著生第一雌花。果實圓柱形,長18厘米,橫徑7厘米,深綠色,有淺黃色斑點心,無棱溝,肉厚1.3厘米。單果重500克。
早熟,播種至初收:冬春播約80天;夏播40天;秋播45天。延續采收30-50天。較耐熱、耐雨水。肉質致密,味微甜,品質優。每畝產量冬春植3000-4000公斤,夏、秋植1200-1400公斤。
江心4號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于1998年育成。海南在90年代初開始引進。分布在全島各地。該品種蔓長400厘米。葉長23厘米,寬21厘米,深綠色。
春播主蔓第10-13節、秋播約第18節著生第一雌花,以后每隔5-6節著生1雌花。
果實短圓柱形,長12-15厘米,橫徑5-6厘米,深綠色,有綠白色斑點,肉白色。單果重200-300克。
中熟,播種于初收45-80天,延續采收30-40天。生勢強。較耐炭疽病,耐貯運。肉質致密,品質優良,產品適合北運和出口。每畝產量2500-2800公斤。
七星仔37號
該品種蔓長325厘米。葉長23厘米,寬28厘米,深綠色。
主蔓春播8-11節、秋播12-14節著生第一雌花,以后每隔4-6節著生1雌花。果實圓柱形,長17厘米,橫徑5.7厘米,綠色,肉厚1.1厘米。單果重350克。
早中熟,播種至初收春播80-90天;夏秋播約45天。延續采收30-50天。主蔓結瓜為主,側蔓發生力中等。抗枯萎病,肉質致密,品質優。在海南以夏秋種植,供內銷為主。每畝產量約20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