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果皮
清心、潤肺、降火、生津、滋腎、補陰功效。根、枝葉、花有潤肺、消痰清熱、解毒之功效。
梨籽
梨籽含有木質素,是一種不可溶纖維,能在腸子中溶解,形成像膠質的薄膜,能在腸子中與膽固醇結合而排除。梨子含有硼可以預防婦女骨質疏松癥。硼充足時,記憶力、注意力、心智敏銳度會提高。
梨果主治
主治熱嗽,止咳。治咳熱,中風不語,傷寒發熱,解丹石熱氣,驚邪。利大小便,除賊風,止心煩氣喘熱狂。潤肺涼心,消痰降炎,解 瘡毒、酒毒。具有下火,治便秘功效。
李時珍說:《別錄 》談梨,只說它的害,不說它的功。古人說到病大多與風寒有關,用藥都是桂、附,卻不知梨有制風熱、潤肺涼心,消痰去火、解毒的功用。當今人們的病十有六七是痰病、火病。梨的有益之處肯定很多,但也不宜過量而食。遺憾的是,只有乳梨、鵝梨可吃并可治病,其它梨即使可以吃也不能治病。
梨除可供生食外,還可釀酒、制梨膏、梨脯,以及藥用。如梨果治熱咳,切片貼之治火傷;搗汁內,潤肺涼心,解瘡毒、酒毒。梨花能去面黑粉刺;梨葉煎服,治風 和小兒寒疝,樹皮能除結氣咳逆等癥。
梨,通常是一種落葉喬木或灌木,極少數品種為常綠,屬于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薔薇科蘋果亞科。葉片多呈卵形,大小因品種不同而各異。花為白色,或略帶黃色 或粉紅色,有五瓣。果實形狀有圓形的,也有基部較細尾部較粗的,即俗稱的 “梨形”。
不同品種的果皮顏色大相徑庭,有黃色、綠色 、黃中帶綠、綠中帶黃、黃褐色、綠褐色、紅褐色、褐色,個別品種亦有紫紅色;野生梨的果徑較小,在1到4厘米之間 ,而人工培植的品種果徑可達8厘米,長度可達18厘米。
梨的果實通常用來食用,不僅味美汁多,甜中帶酸,而且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纖維素,不同種類的梨味道和質感 都完全不同。梨既可生食,也可蒸煮后食用。在醫療功效上,梨可以潤肺,祛痰化咳,通便秘,利消化,對心血管也有好處。但梨性 寒易傷脾胃,不可多吃。除了作為水果食用以外,梨還可以作觀賞之用。
梨與豬肉同食傷腎、與白蘿卜同食易誘發甲狀腺腫大。
梨葉
功效主治
搗汁服,解 菌毒。治小兒疝氣。煮汁服,治霍亂吐利不止。煎服,治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