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科技和運輸業的發展,早已打破以前“南米北面”的說法,米飯已經是大多數人的選擇。而且全世界將近一半的人群在食用它,其不僅僅可以作為主食還參與釀酒和工業制造等方面。雖然米很平常,但是卻符合中醫里藥食同源的說法,在填飽肚子的同時還是我們治病長壽的藥物。
今天,我們就一同了解“米”如何為我們治病,又為何是長壽藥?首先我們要了解米的種類有很多,這里提到的米不僅僅局限于大米。
一、補虛的粳米
大家聽到粳米這個詞可能覺得沒看過或沒吃過,其實粳米是大米的一種,是我們常吃的主食,只是其比較粗短。一般的東北大米、江蘇圓米、珍珠米等都屬于粳米。
在《千金方·食治》中提到粳米能夠養胃氣、長肌肉,同樣《食鑒本草》也贊成這個觀點。而《滇南本草》記載粳米“治諸虛百損,強陰壯骨,生津,明目,長智。”
而從今天的科學角度發現粳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種類也比較全面。同時含有脂肪、鈣磷鐵和維生素B族等。
所以,粳米適合一切體虛無力、久病初愈、兒童、老人等消化力弱等人群。
粳米治病的食用方法
1.粳米粥
在《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病 人、產婦,粥養宜。”而煮粥時上層的米油更是富有養生功效?!毒V目拾遺》中記載米油具有滋陰長力,肥五臟百竅,利小便通淋。所以,粳米煮粥是適宜養生粥之一。
2.炒米治療脾胃虛弱
利用粳米炒焦之后,煎水服用,具有治療嬰兒吐奶、嘔吐、減肥等功效。其原理是在炒制過程中米內所含有的淀粉被分解、破壞,變成活性炭。在食用之后不會造成肥胖,同時可以將附著在腸道內的脂肪、毒素等一同吸走。所以,可以清腸減肥。
二、補腎長壽的黑米
黑米屬于糯米一類,自古黑米就有“藥米”、“壽米”、“貢米”等美稱,現在更有“世界米中之王”和“黑珍珠”等美譽。
首先黑米可補腎,中醫認為黑色入腎,而現代醫學也證明了這一點,在《本草綱目》和《神農本草經》都記載了其具有補腎滋陰、健脾胃、益氣活血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