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有不同的美景,也有不同的飲食原則。俗話說得好,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冬季是陽氣生發、萬物復蘇的季節,很多植物都在悄悄地生根發芽。在春季,我們不妨多吃點芽類蔬菜,它們不僅肥碩鮮嫩,而且可以促進陽氣生發,順應時令,幫助我們預防一些常見的疾病。
早春多吃哪些“芽”
1、綠豆芽
豆芽是生活中常見的菜類,又被稱為“活體蔬菜”。豆芽特別適合春季食用,因為常吃豆芽可以幫助五臟從冬藏轉向春生。豆芽的種類有很多種,比如說綠豆芽、黃豆芽、黑豆芽、蠶豆芽等等,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綠豆芽。
顧名思義,綠豆芽就是綠豆的芽,它是綠豆的種子經過水浸泡后發出的嫩芽。綠豆芽在泡發過程中,維生素C的含量會增加很多,而且部分蛋白質也會分解為各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氨基酸的含量可以達到綠豆的7倍。所以說,綠豆芽的營養價值要高于綠豆。
中醫認為綠豆芽性涼味甘,入心經和胃經,不僅可以清熱解毒,還能消腫利尿,在補腎、美顏和降脂方面也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綠豆芽非常美味鮮嫩,無論是涼拌還是炒著吃,都別有一番風味。
如果我們在早春時節多吃綠豆芽的話,不僅可以祛除體內的濕氣,同時也能幫助我們軟化血管,調理五臟的功能。毫不夸張地說,綠豆芽既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美味,又算得上是一味滋補品。
2、豌豆芽
生活中常見的豆芽主要有黃豆芽、綠豆芽、黑豆芽等等,其實豌豆芽也算是一種美味的豆芽。豌豆芽也就是我們口中所說的豌豆苗,又叫做“龍須菜”、“蝴蝶菜”。豌豆芽主要是指豌豆所生成的幼嫩莖葉和嫩梢,口味清香,營養價值也非常高。
無論是清炒、做湯還是涮火鍋,豌豆芽都算得上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從營養學角度分析,豌豆芽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硫鋅素、核黃素、抗壞血酸、蛋白質和鈣、鐵、磷等礦物質。與黃豆芽、綠豆芽相比,豌豆芽的營養價值更高。
中醫認為豌豆芽性寒味甘,可以入脾經、胃經和大腸經。豌豆芽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和止痛止瀉的功效,如果經常食用豌豆苗,曬黑的肌膚就可以得到修復,我們的皮膚也會變得清爽不油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