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蘆的食用價值
西葫蘆為一年生蔓生草本,有矮生、半蔓生、蔓生三大品系。多數品種主蔓優勢明顯,側蔓少而弱。莖粗壯,圓柱狀,具白色的短剛毛。莖有棱溝,有短剛毛和半透明的糙毛。
葉柄粗壯,被短剛毛,長6-9厘米;葉片質硬,挺立,三角形或卵狀三角形,先端銳尖,邊緣有不規則的銳齒,基部心形,彎缺半圓形,深0.5-1厘米,寬3-4厘米,上面深綠色,下面顏色較淺,葉脈在背面稍凸起,兩面均有糙毛。卷須稍粗壯,具柔毛,分多歧。
雌雄同株。雄花單生;花梗粗壯,有棱角,長3-6厘米,被黃褐色短剛毛;花萼筒有明顯5角,花萼裂片線狀披針形;花冠黃色,常向基部漸狹呈鐘狀,長5厘米,徑3厘米,分裂至近中部,裂片直立或稍擴展,頂端銳尖;雄蕊3,花絲長15毫米,花藥靠合,長10毫米。
食用價值
西葫蘆含有較多維生素C、葡萄糖等其他營養物質,尤其是鈣的含量極高。不同品種每100g可食部分(鮮重)營養物質含量如下:蛋白質0.6-0.9g,脂肪0.1-0.2g,纖維素0.8-0.9g,糖類2.5-3.3g,胡蘿卜素20-40微克,維生素C2.5-9毫克,鈣22-29毫克。
中醫認為西葫蘆具有清熱利尿、除煩止渴、潤肺止咳、消腫散結的功能。可用于輔助治療水腫腹脹、煩渴、瘡毒以及腎炎、肝硬化腹水等癥。
具有除煩止渴、潤肺止咳、清熱利尿、消腫散結的功效。對煩渴、水腫腹脹、瘡毒以及腎炎、肝硬化腹水等癥具有輔助治療的作用;能增強免疫力,發揮抗病毒和腫瘤的作用;能促進人體內胰島素的分泌,可有效地防治糖尿病,預防肝腎病變,有助于增強肝腎細胞的再生能力。
西葫蘆富含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物質,不含脂肪,還含有瓜氨酸、腺嘌呤、天門冬氨酸等物質,且含鈉鹽很低。有清熱利尿、除煩止渴、潤肺止咳、消腫散結等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