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8年開始2008年肺癌已經取代肝癌成為我國死亡人數高的惡性腫瘤,中國因肺癌致死的人數將高達1800萬,那么引起肺癌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去防范肺癌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七成肺癌患者就診時已是中晚期
“在我國城市了農村男性發病率已經成為首位,女性僅次于乳腺癌排在第二位,但是就致死率而言,無論城市農村,肺癌都排名首位,而且發病率和死亡率仍在繼續迅速上升。高死亡率主要是因為大多患者發現時已是肺癌中晚期,失去了手術機會。”周亞夫說,肺癌經常在疾病發展到晚期才表現出臨床癥狀,所以來就醫的70%以上的患者都已經是中晚期,“遺憾的是,中晚期肺癌患者失去了治愈機會,5年生存率很低。由于肺癌并無特異性癥狀,所以早期發現就成了提高肺癌治愈率的關鍵,早期的肺癌篩查就更顯得更加重要。”
有人說,吸煙半輩子啥事沒有,戒煙一年多反而因肺癌去世了?
吸煙與肺癌的關系不應該只看單獨的一個人,而應該從一群人入手。吸煙是國際腫瘤學界公認的導致肺癌的主要因素。所以戒煙之后也應該去做一個螺旋CT篩查肺癌。
研究資料顯示:80%以上的肺癌死亡都同吸煙相關,其中包括一手煙、二手煙和三手煙。我國現有煙民總量3.2億,長期受“二手煙”侵害者高達5.4億,這些人都將成為罹患肺癌的龐大后備軍。
全社會積極控煙、個人主動戒煙是預防肺癌的重要措施吸煙人群肯定要比不吸煙人群得肺癌的幾率高,但也不是吸煙就絕對會得肺癌,近年來,不吸煙的女性肺腺癌的患者就越來越多,肯定還有其他的致癌因素。
吸煙不僅跟肺癌關系密切,同樣對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都有影響。吸煙引起的疾病,是一個慢性滯后的過程,在吸煙20年、30年甚至40年以后,吸煙累計量達到一定程度,人體的抵抗力下降才會損害健康,這稱之為劑量-效應關系。
很多早期肺癌都是“陰差陽錯”被發現
“目前很多早期肺癌的診斷都是很偶然的,是做其他疾病檢查時發現的,如心臟病、肺炎需要做影像學檢查、氣管鏡檢查、癌的細胞學檢查。”周亞夫介紹,目前臨床上用于篩查肺癌的手段不多,20世紀70年代開展了多項利用痰細胞學檢查和X線胸片篩查早期肺癌的臨床研究,結果顯示,雖然發現了更多的肺癌患者,進行了更多的手術治療,但并未顯著降低肺癌患者的總體死亡率。這是因為X線對于肺癌的篩查效果并不是好直接的,它很難看出1cm以下的結節,導致了早期肺癌不易被發現。
近年來,隨著醫學影像學技術,尤其是螺旋CT掃描技術的發展,可發現更多的小體積的周圍型肺結節。
美國、日本和歐洲等國家以及我國沿海發達地區已經開始利用低劑量CT(LDCT)進行早期肺癌的篩查研究。
2006年《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報道了I-ELCAP研究結果,發現LDCT檢測肺部小結節的陽性率明顯高于傳統的X線胸片,篩查出的肺癌患者中I期肺癌超過80%,手術切除后患者10年生存率超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