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青茶
又稱烏龍茶,屬半發酵茶。青茶 綜合了綠茶和紅茶的制法,發酵程度在 15-75%不等。烏龍茶為中國特有的茶品,主要產于福建、廣東、臺灣地區,代表茶品有清茶、凍頂烏龍茶、鐵觀音、武夷巖茶。其藥理作用突出表現在分解脂肪、促進新陳代謝方面。
4、白茶
白茶屬中國福建省特產 由于加工時不炒不揉,只曬干或烘干,使白茸毛的外表保留下來,而呈白色。白茶性清涼,具有退熱降火之功效。代表茶品有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等。
5、黃茶
黃茶屬于輕發酵茶,具有黃葉、黃湯的特色。代表茶品有君山銀針、北港毛尖、霍山黃芽、蒙頂黃芽等。
6、黑茶
黑茶一般堆積發酵時間較長,葉色多呈暗褐色,以陳年為佳品。代表茶品有普洱茶、六安茶、黑磚茶、云南茶等。陳年普洱茶富含濃釅,可補氣提神。
7、花茶
又稱薰花茶、香花茶、香片。按所用鮮花的劃分,有茉莉、白蘭、珠蘭、玳玳、桂花、玫瑰、柚花等花茶。一般以烘青綠茶為茶坯,因其吸香性強,能使茶香花香融為一體。主要產地有福建、浙江、安徽和江蘇省。
喝茶的注意事項
1、不宜飲濃茶
茶水一般在人體內能滯留3小時左右,而濃茶滯留時間則更長,這樣茶堿在人體內積聚過多,致使神經功能失調。由于茶葉中鞣酸的作用,可使腸粘膜分泌粘液功能下降,發生便秘。茶量一般每天以5~10克,分二次泡飲為宜。
2、不宜空腹飲茶
早晨空腹不宜飲茶,因為空腹飲茶,沖淡了胃液,降低了胃酸的功能,妨礙消化,并影響對蛋白質的吸收,易引起胃粘膜炎癥。
不宜用茶水服藥: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如果用茶水服藥,鞣酸同藥物中的生物堿、蛋白質及金屬鹽等發生化學作用而產生沉淀,勢必影響藥物療效,甚至失效。茶葉是有興奮中樞神經的作用,凡服安神、鎮靜、催眠等藥物以及服用含鐵補血藥、酶制劑藥、含蛋自質藥物時,均不宜用茶水送服。
3、不宜睡前飲茶
睡前兩小時,好不要飲茶。否則會使精神過于興奮而影響入睡,甚至引起失眠。老年人睡前飲茶,易心慌不安、多尿,更會影響睡眠。如因飲茶引起失眠,即使服用安眠藥,也是無濟于事的。
4、不宜飲茶過度
由于茶葉里有咖啡因,過度飲茶會引起煩躁、焦急、心悸、不安等癥,從而產生失眠;還會抑制胃腸,妨礙消化,降低食欲。所以要注意飲茶適量。
5、不宜飲久泡茶水
飲茶要現泡現飲,這樣效果好,如泡時過久,就會失去茶香,使茶中維生素C、維生素B遭受破壞。另外,久泡茶葉其中咖啡因會積聚過多,鞣酸大大增加,會產生刺激作用,特別是患有痛風、心血管與神經系統病者,更應忌飲久泡的茶水。
6、不宜飲隔夜茶
茶水放久了,不僅會失卻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且易發餿變質,甚至生霉。茶水中的鞣酸還會成為刺激性很強的氧化物,易傷脾胃引起炎癥。
7、不宜飲頭遍茶
是因為一方面出于色香的考慮,為了取其精華,另一方面是為了少喝進些霉菌。因為茶葉在生產、包裝、運輸、存放過程中。極易受霉菌污染,尤其在不提倡用滾水泡茶,以求盡可能多地保存維生素C與其它營養成分的時候,霉菌是殺不盡的。因此盡量不飲頭遍茶,把浮在茶面的茶水倒掉,更為安全。
8、不宜發燒時飲茶
有些發燒的患者卻仍照常喝茶,甚至濃茶,這樣不但不能降低體溫,還會導致體溫增高,由于茶葉中的茶堿會提高人體溫度,還會使降溫藥物的作用消失或大為減少。
結語:以上就是三九養生堂為大家介紹喝茶好處的全部內容,相信大家在看完全文之后已經了解了喝茶到底對人體有哪些好處了吧,小編介紹了一些喝茶時的一些注意事項,大家在用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幾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