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都要與人進行交流,因為我們人來是群體動物。但是在與人進行交流,社會交際的時候有許多的技巧。那么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進行社交呢?那么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隨著x 診所欄目童曉文專家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如何進行社交
積極傾聽
與人進行交際是非常的有學問的,我們一定要學會傾聽,善于傾聽是進行有效交流、溝通的基石。
對于交流、溝通大家常誤以為只是自己說而不是聽,只是一種誤區。
為了讓交流、溝通對象聽得進去,就得提問題,讓顧客參與到對話之中,采用積極傾聽的模式,要能聽出對象的情感之音和言外之意。
態度行為
我們在與人相處的時候一定要保證良好的態度,保持微笑,給人一種平易見人的感覺,交談起來親切。
盡管信息傳遞有多種方法和技巧,但是真正有效的交流、溝通技態度行為是對交流、溝通對象的基本尊重,態度中終要的是幫助交流、溝通對象滿足其需求的興趣和熱情。
每一個成功的職場達人,都有一個非常良好的交流、溝通的態度行為。
稱述簡潔
交流、溝通盡量避免不必要的、過于繁雜的技術性介紹,應使用大家容易理解談話內容。
讓大家在交流的時候不會產生許多的障礙,主要是讓人家知道你想表達什么意思,終進行有效的交流、溝通。
建立互信
要想進行有效地長期交流、溝通,就必須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相互信任后大家自然就會進行心靈上的溝通,進行深層次的交流、溝通。
如果一方遮遮掩掩,表現的非常敷衍了事不信任的情感態度,務必導致交流、溝通的障礙,終導致不能進行有效地交流、溝通。
換位思考
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考慮問題就會識別并理解他人的感覺、想法和處境。
這要求時刻關注他人的談話內容,讓他人感覺到你會站在他的角度思考問題。有時候交流、溝通時多為他人想想,你就會發現原來事情很簡單,交流起來也很容易。
本期嘉賓介紹
童曉文
男,主任醫師,教授,現任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婦產科主任,生殖醫學中心主任,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現任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上海醫學分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上海醫學分會上海婦女康復專業學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上海醫學分會婦產科專業學會盆底學組組長。1987年畢業于同濟醫科大學醫療系德語醫療專業(6年制)。1990年7月獲同濟醫科大學婦科專業醫學碩士學位;1994年在德國ULM大學婦產科醫院獲醫學博士學位。
1990年7月至1992年5月同濟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婦產科住院和主治醫師;1994年9月至1998年12月 美國Baylor醫學院婦產科,Postgraduate fellow, Assistant Professor;1998年4月至2003年6月德國Freiburg大學婦產醫院,Operating Attending醫師,從事不孕不育癥、婦產科內分泌疾病和婦科腫瘤的診治,精通婦科顯微外科技術、婦科腹腔鏡技術。熟悉胚胎學、遺傳學、細胞學等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掌握女性生殖內分泌知識和月經周期激素調控,對促排卵藥物臨床應用能做到個體化,具有熟練的開腹手術能力和處理輔助生殖技術各種并發癥的能力。擅長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宮腹腔鏡微創治療。
2003年6月被同濟大學聘為A崗教授。博士生導師。2003年回國后主要從事不孕癥、婦科腫瘤、泌尿婦科的手術及綜合治療。在其率領下,所在學科在生殖障礙、婦產科疑難疾病、泌尿婦科等方面的診治已達到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獲國家專利兩項,2005年獲上海臨床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
目前已發表論文30余篇,多數被SCI收錄,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重大科研課題各1項。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上海星尚頻道,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