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從精神心理癥狀、整體健康狀況、生活質量、患者對治療滿意度等多方面進行綜合療效評價,而不應單純追求胃腸道癥狀的改善。
部分患者治療初期對抗抑郁藥物反應不理想,此時不應輕易認為無效而停藥。
如果患者能夠耐受,應緩慢增加劑量,甚至可在心理專科醫師的協助下,嘗試達到精神科用藥的劑量范圍,然后再判斷療效。
對于FD患者進行抗抑郁治療的關鍵問題是患者依從性差。軀體化癥狀、合并嚴重焦慮或抑郁障礙是中斷治療重要的預測因素。
對于合并明顯焦慮狀態者,可選擇有抗焦慮作用的抗抑郁藥(如SSRI類藥物),或首先給予小劑量抗焦慮藥(如勞拉西泮等)。
心理干預及抗抑郁治療的價值
目前,對于FD的治療主要是針對可能的病理生理機制進行,包括抑酸、促動力、根除幽門螺桿菌等,這些藥物主要作用于消化道局部。
但臨床中仍有部分患者對上述治療的反應不佳,或者疾病反復發作。
對常規治療無效的FD患者,其焦慮、抑郁、述情障礙評分顯著升高,對這些患者進行精神心理干預治療被認為是重要的二線治療方案。
心理干預措施包括認知-行為治療、動力心理治療、催眠療法、松弛療法、暗示療法、生物反饋治療以及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等。
有學者通過系統評價證實,心理干預對于FD患者消化不良癥狀具有改善作用。
就心理干預治療本身而言,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是治療成功的基礎,需要醫師在充分傾聽、了解患者病情后,幫助其改變對疾病的錯誤認識,增強信心,充分發揮患者在治療中的積極作用。
必要時需要心理科、精神科醫師的參與或會診。
在 FD治療中,精神類藥物的應用越來越受到重視。
有學者對抗抑郁、抗焦慮藥物治療FD的文獻進行了薈萃分析。
在13篇較高質量的論文中,11篇研究結果表明,抗抑郁、抗焦慮治療對FD有效。
抗抑郁藥可以幫助控制患者伴隨的抑郁、焦慮狀態,改善睡眠,同時具有抗痛覺過敏作用。
某些抗抑郁藥還具有抗膽堿能的效果,能夠直接作用于胃腸道,調節胃腸道動力和感覺,促進胃底松弛。
總結:經過上述的講解,我相信以前對功能性消化不良不了解的人群,相信大家已經基本的了解,上述的用抗抑郁藥物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很有效,大家不妨試一試,相信會有效果的,希望大家早日擺脫疾病的困擾,遠離疾病。